第(1/3)頁 當趙興公布西北的孫傳庭,準備將原先近百萬的西北大軍,裁撤到僅有十五到三十萬,所有的人,都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孫傳庭也并不是一味的為了表功,也不是專門的為迎合我和皇上,這是他經過精心計算的結果。”趙興這樣表述著孫傳庭的決定。 然后掰著手指頭給大家算賬:“孫傳庭的計算方式是,他負責的九邊七個鎮(zhèn)(遼東鎮(zhèn)、薊州鎮(zhèn),歸孫承宗管轄。)一個鎮(zhèn)設立五千人馬,就足可以固守任何一座邊城了。” 這一點大家知道,漢人的軍隊善于守衛(wèi),這是天下皆知的。只要將士們決心守住某個城池,就絕對不會丟失,往遠了說,漢有十三勇士守西域,宋有釣魚臺上帝之鞭,只要軍心士氣在,在漢人的手中,就沒有丟失的城池。 所以大家都認為,只要有真正的精兵五千,即便十萬蒙軍也絕對撼動不了大漢的任何一個城池。 “然而光守城是不能獲得最終勝利的,所以孫傳庭準備一支十萬人馬的機動精銳,他們必須是身強體壯足額滿員,而且武器裝備雖然不一定比我北鎮(zhèn)撫司的兄弟們好,但只要能達到王盡忠的程度,就足可讓整個九邊,不管是蒙古人還是建奴,都不敢正眼看一眼。” 這樣的狀況下,孫傳庭絕對不是豪言壯語,而是放任在座的任何人,都會做到的。 “然后,他再編練一支五萬人的軍隊,作為機動,專門對付流寇,他有信心在5年之內,將整個西北的流寇徹底殲滅。” 這一點,別人不信,但趙興信,因為想當年,孫傳庭這是按照他的思路走,不過是編練了3萬人馬,就足可以掃蕩流寇。 只可惜,那個時候,孫傳庭沒遇到趙興。而崇禎皇帝,也沒被趙興所改變,就在孫傳庭想要練出3萬人馬,掃蕩整個山陜的時候,超切的崇禎皇帝,卻逼迫著他帶著沒有編練完成的軍隊,出擊陜西潼關,最終是功虧一簣。 但現在歷史不管大改變還是小改變,畢竟還是改變了。原先朝廷里沒人的孫傳庭,空有滿腔的計劃和抱負,卻沒有人支持他。現在好了,不說他已經拿下了運城的食鹽稅賦,足以養(yǎng)兵。最關鍵的是,他所有的想法,都得到了朝廷舉足輕重的趙興的支持。 “用原本100萬人馬的錢糧,來養(yǎng)活十五萬,這本來就不需要朝廷再額外撥付錢糧,單單原先的數額就夠了。然而,卻有了本質的變化,這十五萬人馬,不但不會再出現嘩變和饑饉,更能擋住蒙古女真,還能平滅流寇。” 這樣的計算,所有的人都心里佩服。 “而同時,洪承疇已經和孫傳廷研究好了,只要孫傳廷手中有這一只10萬人馬的流動軍隊,在山陜,也就再沒有必要保留那些根本沒有任何用處的衛(wèi)所軍隊,所以,洪承疇已經上書朝廷,裁撤山陜的衛(wèi)所三十萬。將軍戶取消,將軍戶放歸,允許他們自謀出路,這對軍戶來說,也說一個德政,也說一個解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