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墩餅能“吃箭”,也成了秦軍獲勝的一大法寶。而后士兵們便把墩餅喚做“鍋盔”,即用鍋烙出來的硬面盔甲。 “鍋盔”也由此而名聲大振。秦人出門,家中必烙鍋盔,讓出門人帶上,這一習俗延續。 秦軍能力克群雄統一六國,除了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原因外,“鍋盔”作為戰士的主要干糧,也有著突出貢獻。 開戰之初,晉軍荊州方向兩路齊進,而雍涼北方面軍則三路縱橫,但暗中,卻仍有耿弇暗中領一路兵力奇兵暗入子午谷。 可是,決心好下,事情可難辦呀,在歲月無情的侵蝕下,原來的木制棧道已經腐朽掉了,只剩下一些石孔、石柱、石樁,大軍根本無法正常通行。 雖然晉軍提前做了不少的準備,攜帶了不少木樁、木板、繩索、鐵釘……以及各種搭建工具,就利用遺留下的石孔、石柱,重新鋪設出一條棧道,以供大軍行走之用。 每鋪設好了一段棧道,大隊人馬通過之后,后面的人會把木樁、木板拆卸下來,傳遞到前面繼續使用,如此的反復循環,一直走出子午谷為止,雖然過程繁瑣一點,卻是眼前最好的法子了。 可是,這種事情,說的時候是容易,但真正做起來卻困難無比。 每一日,都幾乎有幾十名士兵失足跌落山崖,這種事情,發生的多了,原本再激昂的士氣也會受到影響。 而且,這還只是行軍途中,就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戰損。如果真的照這個情況繼續發展下去的話,恐怕他們就算是可以走到目的地,到時候,也不會再剩下多少人了! 想到這里,一時間,耿弇、耿純這些將領的心中都不可避免地蒙上了一層陰霾。 /74/74179/29121445.html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