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演員扮演一個群體,并不能只簡單的復制這個群體中人群的特征,必須展現個體的差異性,否則個體缺少靈魂,僅剩皮囊的相似,最后只會落于千人一面的俗套演技。 曾經老師耳提面命,反復拎出來提醒的道理,春蕊一字不落地都記得,但圈中浮沉,她染了一身浮躁之氣,這些年渾渾噩噩地混日子,沒能時刻用它鞭促自己,反倒一而再再而三地自降期待值。 嚴文征罵她懶,倒也罵在了點上。 中午的時候,春蕊捧著盒飯,找賴松林一起吃午飯。 春蕊差不多參悟了梁竹云作為一名聽障患者,身上除了聽障患者的共性,她自身是什么樣的性格。不過,她還有一個小疑問——梁竹云轉變的關鍵節點,這關系到表演尺度,她需要賴松林為她答疑解惑。 一張方桌,兩人面對面趴著。 賴松林說:“講故事需要角色,角色需要成長,成長本身就是故事。” “導演!”春蕊煩死了這些文藝工作者云里霧里的講話方式,無奈道:“能不能不要說得這么玄乎。” 賴松林嘿嘿笑了兩聲,下巴蓄著的山羊胡因疏于打理,分了縷,“改變梁竹云的關鍵點其實有好幾個,聽見聲音前和聽見聲音后,與李庭輝相熟前和與李庭輝相熟后,甚至高美玉的出現,也是轉折,命運的轉折。你怎么理解?” 春蕊說:“我傾向于與李庭輝相熟的前后。” “為什么?”賴松林啃雞腿。 春蕊戳著米飯,說:“因為翟編說,他的創作初衷是想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人的影響高于環境。梁竹云的好奇是故事的開始,李庭輝的關心使得故事延續。” 賴松林認同這個說法,同時,提醒道:“相輔相成,也別太絕對。” 春蕊點點頭。 “可以了。” 賴松林看春蕊眉頭擰緊,一副深思熟慮的樣子,突然鄭重地沖她點了個頭,“人物挖掘到這一步已經很深刻了,我們說,表演不能沒有設計,但也要避免太過于設計。你去找一個點,一個讓你覺得那就是梁竹云特有的點,讓它長在你的身上,成為你的下意識,這個人物就成了。” 春蕊:“好。” 賴松林指導春蕊沒有絲毫不耐煩,他循循善誘:“加法做夠了,也要適當做減法,懂得給人物留白,在‘太多’和‘太少’之間找到平衡。參考嚴老師,他演繹李庭輝,就‘少給’了很多東西,特別是與他上一部電影里的角色對比,更加明顯。” 春蕊抿唇,若有所思。 賴松林問:“你看過嚴老師的電影吧?” 春蕊慚愧但十分誠實地搖搖頭。 “什么——!”賴松林一臉不相信:“你不是他的粉絲嗎?” “顏粉,看臉的。”春蕊又開始一本正經地胡謅,“不是事業粉。” 賴松林:“……” 春蕊重新塞上了耳塞,以前她是找人物狀態,現在她得適應梁竹云生活里的行為習慣,讓它們融進自己的。 隔兩天,臨近傍晚,她下了戲,溜去梁竹云的房間,想安靜地自己獨處片刻。 誰知,推開房門,只見,翟臨川抱著工作筆電,正坐在書桌前,敲打鍵盤。 春蕊愣了一下,看他在工作,本想悄無聲息地走開,但翟臨川循聲扭過頭,兩人四目相對。 “對不起,翟編。”春蕊忙道歉:“我不知道你在這里,打擾到你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