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沒事。”翟臨川立起身,他摘掉鏡框,揉揉酸脹的眼睛,解釋說:“賴導讓改兩場戲,這里安靜。” “那您忙。” 春蕊轉腳欲走,翟臨川卻攔住了她,“你等一下。我還欠你一個回復呢。” “什么?”春蕊目光呆滯地望向他,沒跟上他的思路。 翟臨川一板一眼地復述道:“討論會上,你說你不確定該怎么去表現梁竹云這樣的人突然懂得了什么是愛情,我當時說,初期對她的人物鋪墊少了。這些天,我一直在思考該怎么去補足缺掉的這部分內容,今天,到她的房間來,我隨便看了看,有了靈感。” 筆記本電腦旁邊整齊地擺放著一沓A4紙,他從中抽出一張,遞給春蕊。 春蕊雙手接過,細細品讀起來。 三段場景重復的無臺詞室內戲——寂靜的深夜,梁竹云蜷伏在飄窗臺上,神態安然地“窺視”著照相館。照相館亮著燈,不斷閃過李庭輝走動的身影。 竟然與春蕊那次的猜想不謀而合。 春蕊有一瞬間的怔神。 那次,初入梁竹云的房間,她隨便看了看,動作狀似無意,但確有一定的目的性。因為做演員最大的悖論是在虛假的布景中扮演角色真實的生活,角色與環境的關系非常重要。 這個房間,春蕊要演出她在里面的熟悉感和歸屬感。她從上到下、從里到外地觀察,這才有了無意間的發現,而這個‘從梁竹云的房間能看到照相館’的發現是當初修建兩棟建筑時埋下的巧合,似命運一般,春蕊當下代入梁竹云,發散思維,延展出了一段劇本里沒有的情節。 現在,這段故事情節被翟臨川創作了出來,一成不變。他們之間沒有過交流,因此,春蕊感到奇妙,同時,感嘆藝術創作的偉大和相通。 翟臨川詮釋他的創作意圖:“作為劇本編劇,應該思考人物的動作。當寫愛情戲時,因為受到限制,不能明確地表述,那就要寫別的代替。這個空間里的梁竹云是……” 翟臨川卡住,他總是在與別人表達時笨口拙舌,腦海里明明思緒萬千,但卻無法將它組織成一句話,輕松表述出來。 “每個人都有一個比我們看到的更豐富的另外的世界【注】。”春蕊幫他表達,“這個可以關上門的空間,好似梁竹云的內心世界,代表了她對李庭輝的態度。你是這個意思嗎?” “是的。”翟臨川點點頭,高度近視的眼睛里閃過一絲驚訝,他沒想到春蕊把握住了他創造的“意象”。 翟臨川叮囑:“場景雖然都一樣,但需要的情緒完全不同,拍攝細節你聽賴導安排。” “好的。”春蕊應聲,“沒其它事情的話,我先出去了。” “嗯。”翟臨川短暫沉默一下,又有些突兀地說:“很高興認識你。” “……”春蕊被這句不知是恭維還是贊揚亦或者其它意思的話,弄得有些糊涂和茫然,她反應半天,回過神,怪異地回了句:“我很榮幸參演您的作品。” 話音沒落,自己被自己逗笑了,她彎著眉眼,說:“怎么回事,翟編,氣氛怎么像我要給殺青了似的。” 翟臨川說:“是我要回北京了。” 編劇本來就不用從頭到尾跟組,春蕊自然知道,是沒想到他會這么快走。 翟臨川又說:“回北京還有其它的工作。” “您也夠忙的。” 春蕊這時明白了那句“很高興認識你”是在告別,但春蕊實誠,沒意識到翟臨川有一絲欣賞她,因此,她沒有套他的話,問一問翟臨川手里還有什么劇本,有沒有適合她的角色,給自己爭取一個片約。 春蕊只是晃了晃捏在手里的A4紙,憨憨地保證道:“放心吧,翟編,我一定好好演,不負所托。”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