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群面里的各種角色,各有各的好處,但其中風險最大的就是做領導者。 擔當這種角色,極容易因為控不住場而翻車,并且往往還會面臨計時員試圖控場進行表現(xiàn)的競爭。 但如果能鎮(zhèn)得住場面,領導者也能很出彩。 陶知命中意的是報告員,作為最后一個發(fā)言的人,直接面對面試官進行最后陳述,很能讓他發(fā)揮鎮(zhèn)定氣質上的優(yōu)勢。 這種優(yōu)勢,用來做領導者引導討論,不一定有好效果。 萬一這幫人就是要爭辯呢? 何況還有個X因素山根橫久。 剛才第一個自我介紹的家伙大概是要把比較積極主動和開朗的人設立穩(wěn)了,開口就說道:“我們先從確定計時員開始吧?需要戴著手表方便一點,有人愿意擔當這個角色嗎?” 陶知命沒有戴手表,不過這個家伙確實找到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這個發(fā)言很有效率。 他想做領導者這個角色嗎?已經開始嘗試引導討論了。 很快,一個戴了手表的女生嘗試著說道:“我可以做計時員。” 山根橫久卻立刻說道:“我也可以。” 沒多說什么,卻憑借更果敢的腔調形成了一股氣勢。 最后,在那個率先開口的人的主持中,通過投票的方式確定了山根橫久作為計時員。 短短的一分鐘里,似乎大家都默認了會由他來擔任這個領導者。 這時,陶知命才說道:“由我來擔任報告員吧。對大家的發(fā)言和最終的結論,會如實地進行稱述,展示我們作為一個團隊達成的成果,請信任我!” 如實陳述加上信任牌,如果這時有人明顯地反對,未免顯得團隊協(xié)作的意識太差。 陶知命一句話就拿到了這個自己想要的角色。 再確定了一個記錄總結員之后,討論就此開始。 題目是很明確的,有5個備選方案,有總預算,有最終希望達成的目標: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方案。 陶知命雖然是最后進行匯報的角色,卻也沒有放棄在討論過程中的發(fā)言。 “……參與贊助校慶的想法,雖然那個場合有很多卓越的人物參加。但如果不是獨家贊助的話,并不能讓人很好的記住住友……” “設立助學金,更多傳到的是住友對公益的責任形象。要產生非常好的招聘引導效果,也有較長的時間周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