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說這東西看著怎么和木耳不一樣呢,原來就是共用一個名字啊!” “其實長得確實是挺像的,就是比木耳看著單薄不少。” “這東西怎么吃?和木耳一樣的吃法嗎?” “我看主播剛剛拿起來的時候,這玩意上面好像黏黏的……這玩意真能吃?” 李遠點頭。 “當然能吃,而且這地耳因為要比木耳更薄,做菜的時候也要比木耳更好入味。不管是炒著吃還是拌涼菜、煮湯,這地木耳的味道都不錯。” “地耳雖然算不上什么名貴的食物,不過也算的上是一種比較有代表性的山珍了,當然,地耳覆蓋的區(qū)域還是很廣的,可不只有東北才有。” 地耳,價格雖然要比黑木耳和銀耳低不少,可是營養(yǎng)卻還是很豐富的,甚至相比黑木耳也不遑多讓。 而且不說營養(yǎng),地耳的味道也是一絕。 地耳的味道是以鮮為名,有一種屬于地耳的獨特香味。可葷可素,口感松軟脆嫩,就算是牙口不太好的小孩和老人吃也沒有問題。 直播間。 “要是這東西這么好吃,為啥吃的人這么很少啊?” “是啊,這地耳我都沒聽說過……” “聽主播說的,這東西好像和發(fā)菜有點像。” “還真是,發(fā)菜的味道可是鮮香的。” 李遠點頭。 “嗯,發(fā)菜和地耳確實是差不多,之所以吃的人比較少,其實除了這地耳知道的人較少之外,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地耳清洗起來要費勁一些。” “想要吃地耳,是一定要在洗滌的時候多下功夫。” “因為地耳是純野生的植物,在山地表面生長,表面有帶有一層粘性,所以里面難免會粘上一些泥土、青草還有蟲蟻一類的雜質。” “所以每次清理地耳,基本上都要在半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才能清理干凈。” “單單是洗地耳的這個麻煩勁兒,其實就已經嚇退了不少想嘗試地耳的人。” 直播間。 “半個小時?這地耳清洗起來這么麻煩?” “這也太費勁了吧?”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