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等賺取了第一桶金,她就會離開玉水縣,奔向更加廣闊的天地。怎么著也得上新州去啊! 這樣,也能離那亂七八糟、愚昧短見的所謂親人們遠一點。 楚碧荷一時又精神抖擻起來,毫不猶豫朝牛家走去...... 將清蒸獅子頭和雞豆花的做法仔細講解傳授給坎兒和唐氏他們之后,紀青青便和薛氏回村里去了。 沒兩天,便上梁蓋瓦,新房子算是落成了。 接下來就是裝修。 紀青青和薛氏每天都往新房子那邊跑,親自指點監看著,務求將每一處都弄得完美。 畢竟,這是以后的家呢! 紀青鶯和紀同曉姐弟倆也天天跟著一塊兒過去。 偶爾幫忙搬個東西什么的,忙得不亦樂乎。 茶場的管理已經步入正軌,紀同信本來想去一趟新州,看看能不能聘請到一兩位厲害的掌柜和賬房回來的。 但新房子馬上就要裝修好了,連搬家的吉日都看好了,怎么著也得搬進去再走。 學堂那邊的桌椅已經到位,后院有幾間房子是提供給先生住的,簡單的家具也都添置好了。 紀同向便準備進城去打聽打聽,打算聘請一位先生回來,端午之后,就可以開學了。 紀青青這才想起來忘了告訴他們虞老先生答應為學堂題寫匾額的事情了,這才忙讓薛氏告訴了紀同向。 紀同向又驚又喜,簡直快要樂瘋了。 不敢相信這是真的,只當是自己耳朵出了問題,再三同薛氏確定,笑得合不攏嘴。 “本來我還愁先生不好請呢,這下好了,有虞老先生題匾,這是多大的光榮啊!三叔、三嬸,這可真不知道該怎么感謝你們了!” 薛氏笑道:“謝什么呀,我們還不也是村里的人?還不是也盼著村里頭好?村里多出幾個秀才、舉人什么的,我們也同樣臉上有光不是!” 說的大家都笑了起來,這倒是的! 這事兒一傳開,整個村里都沸騰了。 那可是虞老先生啊! 虞老先生為村里的學堂題寫匾額,這是全村人的榮光啊,說出去多長臉啊!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