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而且,在這學堂里念書,多多少少沾染幾分虞老先生的文氣,將來也能多有出息啊。 村民們一時心里火辣辣的,驕傲自豪無比。 這么一來,家里沒娶媳婦的人家,說親都會更加容易些。 村里有個上學不用交束脩的學堂,并且還是虞老先生題字的,放眼整個玉水縣,哪個村能相比? 還有那么大一片茶場,里正和紀同信可是都說了,以后茶場需要雇人,本村會占大半名額,賺錢的機會就在家門口。 這條件擺出去,能不比別村強嗎? 想起里正說的,這事兒是紀青青家求來的,村民們對紀家三房情不自禁也更加看重敬重了幾分。 原本看著紀家三房又是在城里開鋪子、村里這邊紀同信又在那茶場中謀了那么好的管事位置,甚至連一家子以及表親都沾了光,少不了生出幾分嫉妒和風言風語,此刻齊齊偃旗息鼓沒人敢說了。 誰還說啊? 擺明了紀家三房這么做村里家家戶戶都沾光,而且可見虞老先生與紀家三房的關系真的不是一般的好,誰又敢亂說? 倒是上趕著巴結的反而不少。 只有紀家大宅那邊老大不愿意。 米氏在紀老太太面前攛掇,紀老太太本就心里不爽,哪里還禁得起這個? 便忍不住又罵開了三房,說他們冷酷無情,沒良心,村里一個學堂都肯請虞老先生題字,卻不肯為大兒子父子倆引見虞老先生。 他們就是心胸狹窄,見不得大房父子好,對自家兄弟實在薄情寡義...... 紀老太太到處說三房壞話,逢人便訴苦。 薛氏氣得要去跟她理論,讓紀青青拉住了。 那老太太真是太沒譜了,這種時候說這種話,豈不是她自個上趕著不自在嗎? 紀青青讓薛氏等著瞧就好了。 薛氏耐著性子等著瞧,果然,除了那一二個見不得人好、心里就是嫉妒的,其他人聽了紀老太太如此吐槽,根本不等聽她說完就反駁了她。 若說三房薄情,可也沒見虧待他們老兩口子啊?而且,人家若真是沒良心的,也不會為村里建學堂、不會優先雇傭村里人了! 如今人家都已經分出來單過了,這日子能過得好是人家的本事,可不是誰幫襯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