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如今,就剩下天益州和云陽州了。 這幾十年,人族繼續昌盛,鬼族覆滅,妖族卻也趁機迎來了一次瘋狂的發展。 妖祖身死,萬妖谷并入青眉山,借著陳三更的威名,妖族在天益、云陽二州的勢力已經隱隱與朝廷分庭抗禮。 朝廷政令不暢,賦稅不齊,數十年來,雙方摩擦風波不斷。 他隱忍多年,如今是時候解決這個問題了。 要么龜縮臣服,要么你死我活。 一個名字在他的心頭縈繞,曹裕抿著嘴,嘆了口氣,“朕是皇帝,只能為了天下。那些我欠你的,來生再還。” 大明嘉佑五十八年春,朝廷三路大軍齊發,在征西將軍呼延承志的率領下,清掃兩州妖族勢力,將妖族趕向青眉山和萬妖谷兩處地界。 這一舉動,激起了妖族強烈的反對。 入朝的抗議,措辭嚴厲的文書信函,以及真刀真槍的戰斗,人族與妖族這一戰,來的突然而激烈。 秋天悄然而至,在雙方都付出了許多生命和物力之后,妖族的頹勢已經漸漸明顯起來,敗亡只會是時間問題。 這一天,一個身影來到了天京城外。 “曹裕,出來!” 身形威猛的老人在城下站定,猛地開口一喝! 聲若洪鐘,音浪滾滾,在眾人耳中炸響,如驚雷臨世。 “大膽!竟然直呼陛下名諱!” 城墻上,亦有常駐的修行者守衛,看著這個鐵定是修行者的老人,幾個身影迅速從幾處掠出,攻向老人所在。 老人冷哼一聲,大袖一拂,幾人登時被一道巨力迎面撞上,倒飛出去,跌落在地。 “本座今日不想殺人,叫曹裕出來!” 城墻上,另一個老者看著下方,沉聲吩咐道:“去請陛下。” 一旁的城門將領一愣,老者緩緩道:“此人便是青眉山大長老,木沖。” 聯想起如今人族和妖族的戰爭,又想起關于陛下的那些傳聞,城門將領心頭一驚,不敢怠慢,快步下了城墻,策馬趕往宮城。 不多時,曹裕在嚴密的護衛下,緩緩走上了城頭,向下望去。 盤膝坐在城下的木沖抬起頭。 自從當年萬妖谷湖心島上一別,便再未見過的二人這一眼仿佛穿越了五十年。 記憶中那個朝氣蓬勃的少年,原來已經老成了這個樣子。 二人的心頭俱都一顫,那些事先預想的種種冰冷決絕,都在忽然洶涌的情感中融化崩潰。 “五哥......妖族從未有過傷害人族之念,雙方共存共榮已有多年,何必如此。” 木沖看著曹裕,開口的語氣稍顯卑微。 “木沖,朕欠你的,朕來世當還。”曹裕深吸一口氣,“但今日,站在你面前的,是人族的皇帝。妖族可以存續,但必須要按照我們的條件。” 帝王到底是帝王,很快便找回了理智,冷漠而決絕地拒絕了木沖的請求。 木沖神色一滯,露出難以置信的神情。 曹裕的神色已經恢復了平靜,甚至有些冰冷,“你今日之舉,朕不計較,速速離去,帶領妖族退回山門,仍可得萬世平安。” “哈哈哈哈!”木沖忽然放聲長笑了起來,指著城墻上的曹裕,寒聲道。 “妖族救了你,救你于饑寒交迫,衣不蔽體,食不果腹,你如此報答!” “妖族教了你,教你強身健體,教你看書習字,你如此報答!” “好一個知恩圖報的男人!好一個寬宏大量的兄弟!好一個絕情滅性的帝王!” 他右手握住一柄長劍,割下自己一塊袍袂,連帶著長劍一起,朝著城門擲出。 “今日,我木沖,與曹裕割袍斷義,再無兄弟恩情。” “什么狗屁來世再報,老子不稀罕!” 長劍將那塊殘破的袍袂釘在城門上,劍柄兀自顫動不休。 木沖的身影已經決絕而去,消失在眼前。 曹裕伸手撐住城墻,緩緩道:“去把它取上來。” 很快,那塊袍子和長劍都被送上了城頭,送到了曹裕的手中。 曹裕顫抖的手指輕撫著布料,氣血翻涌,猛地噴出一口鮮血,眼前一黑,倒在了城頭。 “陛下,陛下!” “快!救駕!” ...... 缺月掛疏桐。 漏斷人初靜。 本該早已睡下的嘉佑帝裹著厚重的狐裘,緩緩走到了殿前的石階上坐下。 喝退了多事的太監和護衛,他孤零零地面對著空曠的夜色,便又更感孤獨。 “大哥,我活不了多久了。” “這一生啊,就這么過去了,真的是夠累的。” “我一直記得你跟我說過的話,一直記得我要當個好皇帝,到現在,我也不知道我做得好不好。” “大哥,你知道嗎?那天木沖走的時候,我的心好痛。自打我和他認識起,從來都是他讓著我,我真的好想讓他一回。但我就是說不出口!我做不到啊!” “大哥,你知道嗎?我們朝廷的氣運之劍,都是木沖親手做了送給我的啊!我卻要剝奪他們不多的生存空間,將他們禁錮在那一方小小的天地間,我也不忍心啊!” “大哥,你知道嗎?我也想兄弟把酒言歡,我也想遨游四方,我還想吟詩作賦、著書立傳,但萬民壓在肩頭,我真的好累啊!” 獨尊天下五十余年的大明開國皇帝裹著狐裘,靠著臺階的欄桿,輕聲囈語,就像是回到了幾歲時,那些饑寒交迫的夜晚。 “我知道,我都知道。” 一只手,輕輕地按住他的肩膀,“累了,就好好歇會兒。” 曹裕驀地抬頭,看見了那個依舊年輕的面龐。 “大哥!”他猛地站起,撲進了陳三更的懷里,七十來歲的人族至尊,在陳三更的懷里,哭得像個委屈的孩子。 “你做得很好,不要多想。”陳三更笑著輕拍著他的背。 “大哥說得對,言簡意賅,通透!” “大哥就是大哥,總是能輕松地擊中最關鍵的地方。” “額......俺也這么覺得。” 曹裕抬起頭,驚喜地看到,在陳三更的身后,垂垂老矣的劉昭明、關太初、八風和尚微笑著看著他,神色中滿是欣慰。 秋夜里涼爽的風,將他帶回了幾十年前的歲月中。 那時,都還年少的他們,把酒言歡,徹夜歡歌,暢想著無盡的未來。 他開心地笑了,笑得還像那個單純的孩子。 ...... 一個月后,大明開國皇帝曹裕病逝,謚號神武,廟號太祖。 天下盡皆縞素,無數百姓自發地為其披麻戴孝,以此祭奠這位為了他們的安寧生活,鞠躬盡瘁的好皇帝。 太子繼位,顧命大臣三人:國子監大祭酒劉昭明、丞相顧師言、吏部尚書劉進。 身為大明政壇冉冉升起的一顆璀璨新星,劉進一向以少年老成著稱,此番也是顧命大臣之中最為年輕的。 自然也是前途最為光明的。 理所當然,也是最受人巴結的。 劉進心性不錯,在下屬同僚的各式吹捧中都能把持得住,但卻有一個稱不上缺點的缺點:喜歡逛青樓。 日日不休。 以至于有人戲言,看劉進這樣子,就像是上輩子沒嘗過女人滋味一樣。 這天,為先帝守喪的日子終于結束,劉進的身影又毫無懸念地出現在了天上闕之中。 夜色降臨,喝得微醺的劉進在護衛的陪同下,走向茅房。 一個青衣男子迎面走來。 “小友請留步。” 就在錯身而過之時,劉進忽然開口叫住了青衣男子,轉過身看著他,“小友,我們是不是在哪兒見過?” 陳三更微笑著搖了搖頭,“大人許是記錯了。” 劉進也不糾纏,“打擾了,秋高氣爽,小友今夜玩得開心。” “多謝。”陳三更笑了笑,放棄了為他開啟前世記憶的念頭,邁步離開。 無人的曠野中,他抬頭望著空曠的夜空,望著那散落的星河,一顆顆星辰明暗,如同一個個故人在招手微笑。 陳三更掠上一顆大樹枝頭,輕躺在尚未落盡的黃葉上,神色悵惘。 天涼好個秋! (全書正文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