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熏肉土豆泥-《二人森林》
第(2/3)頁
窩棚的正中間,是一個四方形的木箱,木箱的蓋子掀起來可以靠在背后的墻上,箱子里是一個和何田提來的陶罐很相似的陶罐,上方下圓,底部是個圓洞,口接近四方形,罐子有個比罐身略小一圈的蓋子,也是四方形,蓋上有個半圓形的環,用草編的繩子拴著。罐子的兩側也有半圓形的環。
何田栓上門,這扇門后掛了一把磨得很鋒利的斧頭。
她把墻上掛著的一個方孔型木板取下來放在陶罐上面,然后解下褲子坐在了上面。
沒錯。那個打磨得十分光滑的白樺木木板是她的馬桶座。這個窩棚,是她的廁所。
一個多世紀前,溫室效應最終引發了全球性的災難天氣,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在人們還沒來得及做準備時,全球氣溫驟降,溫帶和亞熱帶地區六月飛雪,可怕的寒流在兩三天內將那些曾經盛極一時的繁華城市凍成了一顆顆冰球。那些城市中的著名的地標性建筑物和沒能及時逃離的居民則成為冰球中的小裝飾物。
當時的專家們曾估計,這場全球性的氣候災難過后,幸存下來的人口可能只有原先全球人口的千分之一。
但沒人知道這個估計是否正確,畢竟,那些做出估算的人也沒幸存下來,更沒任何組織能夠做全球人口統計。
一個世紀過去了,曾經繁榮的城市被冰雪或森林覆蓋,人類的文明倒退了幾百年,氣候還是沒能再次熱起來,原先的溫帶地區一年中也有四五個月是寒冬。可人類依然頑強地生存著。
城邦逐漸重新出現在比較溫暖、資源豐富的地帶,最大的城市,擁有五萬以上的人口。
但在何田居住的這片接近寒帶的森林,人口密度相當低。很可能,每一百平方公里,只有一個人。
在這種地方,熊、豹子、狼和其他猛獸的數量遠超過人,所以即使是上廁所,也要手里握著武器。門后那柄斧子,是為了在著急上廁所忘了帶武器,正蹲著大號突然有熊在外面敲門而準備的。
何田方便完了,她抓起掛在窗臺下的一疊半干的樹葉擦了擦屁股,再用擱在木桶里的木勺舀了清水清洗。木桶上方有個手掌大小的木格架,上面放的是她自制的肥皂。
她洗了洗手,再次舀水洗手,沖洗馬桶,蓋好兩層蓋子。
雖然白的像雪柔軟的像絲綢的手紙在這個時代是不存在了,但是人類并沒忘記要講衛生。
廁所下面埋著一個大陶罐,何田把之前掃的馴鹿糞便提到廁所背面,倒進廁所斜下方的大陶罐里。
一切資源都不能浪費。這些可是很有用的有機肥。在來年春天到來時可以幫助她有限的農作物長得更好。
何田籃子里放的陶罐是個夜壺。在這種季節,夜晚的最低氣溫已經可以達到零下10度,更別說還可能有夜間捕食的猛獸出沒,聰明人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夜壺里的液體也被小心地倒進了廁所后面一個固定在方形木架的大陶罐里。
這也是很寶貴的資源。在夏天,把陶罐打開,曬干水分,沉淀在底部的就是硝。是制作□□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這時,馴鹿大米已經吃完早餐,正悠閑地在地上尋找小嫩樹枝啃。
它們能夠抵抗嚴寒,在食物匱乏的冬季,只要雪沒有凍實,它們就能用鼻子拱開冰雪,啃食藏在下面的樹枝樹根存活,實在不行了,它們還可以啃樹皮。
但何田想把她的大米喂得好一點,因為它是她在森林中的代步工具。
成年雄鹿可以輕易駝動六十公斤的東西,它奔跑最快的時速可達五十公里。
回到屋子,烤熟土豆的香味從爐子里散發出來。何田拉開烤屜,拳頭大的小土豆烤得金黃,她把一粒放進保溫布袋,扎緊口,貼身掛在胸口。
她把另一粒土豆放在陶碗里,取下一塊掛在爐子煙道上方的熏肉,用小刀刨下五六片薄薄的肉片,擱在土豆上,再用一只金屬勺子把土豆切開,烤成金黃色的土豆外皮下包裹的是淡黃色的粉質肉,用勺子背面用力壓幾下就散開成綿密的泥粉狀,紅紅的熏肉上半透明的脂肪被土豆泥的熱度一熏,似乎快要融化。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結合通常意味著美味。
這塊熏肉是一塊獐子后腿做的,帶著咸香和一點松木燃燒后特有的清香,經過風干和熏制,口感堅韌,剛收獲土豆肉略帶甜味,入口軟糯。
何田吃了一口,滿足地嘆口氣,把火爐上放著的那支水瓶打開,倒了一點水在一個搪瓷小茶杯里。爐臺背后的墻上釘著兩排木架,上面放著各種調味瓶。
何田打開一個放著棕紅色黏稠液體的玻璃罐,小心地倒了一滴在茶杯里,頓時,楓糖漿的香味飄散開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乐县|
丰县|
康定县|
河曲县|
祁门县|
开封市|
辽源市|
河津市|
平塘县|
彰化县|
徐汇区|
金华市|
越西县|
深圳市|
黄龙县|
皋兰县|
蒙阴县|
明星|
咸阳市|
济宁市|
河津市|
祁东县|
杭锦后旗|
莱西市|
高邮市|
康保县|
富顺县|
金华市|
遵义县|
洞头县|
揭阳市|
苏尼特右旗|
乌什县|
景德镇市|
甘肃省|
祁连县|
通榆县|
德安县|
黎城县|
天峨县|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