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簡直是觸目驚心! 單院長接著說:“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期,河南省文物專家對淅川縣下寺春秋楚墓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當地大大小小一共有24座古墓,而在古墓里出土最著名的文物就是這云紋銅禁了。” 康老師聲音顫抖著接過話來:“可是當這件文物被發現時,幾乎所有的文物專家都被眼前景象所嚇到了。它傷痕累累,支離破碎,主要碎成了7、8大塊,而且還有許多小碎片,大約有幾十塊之多。” “可你知道為什么是這樣?就因為這上面曾經放著一個酒具,盜墓賊為了順利取走卡在銅禁凹孔之中的酒具,毫不猶豫地破壞了它!于是,它便以這種凄涼的樣子,重現人間。” “王長青先生帶著自己的團隊用了四年的時間才把這件器物給修復完全!四年,毀滅只在一個瞬間,而修復則需要四年的時間。” 康老師繼續說:“僅僅為了一個便于運輸的酒具,盜墓賊就直接把云紋銅禁給破壞成這樣,可你知道這云紋銅禁意味著什么嗎?” 康老師上頭了,看著方澈問道。 方澈表情嚴肅:“失蠟法!” ??? 康老師直接愣了,我這是設問句,自問自答呢,怎么你他媽給我答出來了? 而且還答對了! 方澈繼續說道:“古代青銅器的制作,主要是失蠟法和分鑄法。分鑄法較為簡單,就是將不同的配件鑄造后裝備組裝。失蠟法則是先用蠟塊做成器皿的形狀,往上涂好耐火材料,使用高溫熔化蠟塊之后,再往里面澆鑄銅水,最后去掉外面的耐火材料。” 說著方澈又看了一眼身前的云紋銅禁:“可是失蠟法的難度大,特別是對于如此復雜的銅禁,簡直是一件不可想象的工作。” 康老師嘴巴慢慢張開。 好家伙,他是真的懂啊。 但是隨即康老師反應過來:“所以你現在知道盜墓賊有多可恨了吧!” 單院長攔住了他,看著眼前的云紋銅禁,眼中流露出一絲柔和的光:“這是國寶啊,現在已經不對外展出了,就連眼前這一件,也是仿品。” 說著說著單院長的情緒有點低落:“走吧,去看看真實的修復現場。” 其實吧,方澈寫《鬼吹燈》的時候真的沒有想那么多,他對盜墓賊的了解也僅限于那幾本網絡小說。 到現在,他也知道盜墓賊的不堪了。 小說呢,也就圖一樂。盜墓賊還真不值得任何人崇拜。 一路上單院長帶著方澈參觀了不少東西。 乾隆皇帝銅鍍金鄉村音樂水法鐘、唐代三彩馬、珍寶館銀器、乾隆生母金發塔等。 這些文物都有或多或少的損壞。 一路上單院長也多說了幾句:“其實呢,對于墓主人來說,無論是盜墓賊,還是考古學家,他們都不希望被造訪。” “因為在現在的技術下,任何的墓葬開發,都勢必會造成對文物不可損失的破壞。” “考古學家自從經歷了那件事之后也不再主動的開發墓葬。但是盜墓賊不同,他們有利益的驅動,他們并不在乎文物的意義。” “考古是科學研究,挖出古人的遺體,解剖保存完好的干尸濕尸,研究頭蓋骨和肢骨,到底算不算打擾死者安息,這是個復雜的倫理學問題。但是考古確有其價值所在,比如說辛追夫人的遺體在地下保存了兩千年,挖出來之后,我們從她身上看到了各種疾病留下的痕跡,對古病理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 “但是盜墓賊的行徑讓很多又價值的信息就這樣毀滅掉了……” 方澈一路上也在嘀咕,這波《鬼吹燈》被舉報其實來的有些蹊蹺,按說不應該這么大陣仗才是。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