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鎮北王要回歸的消息傳到王府,著實把張秀和永嘉二人高興壞了,已經三歲的兒子蕭勤也高興的滿院子撒歡。 雖然這孩子已經忘記了蕭琦長啥樣,可每日兩位娘親沒少跟自己念叨這老爹,想忘都沒機會。 十日后,鎮北王蕭琦乘坐的大船,在十來艘大宋戰船的護衛下抵達了上海港。 當今皇帝趙眘身為帝王自然不會親自跑去港口迎接,不過作為蕭琦的老丈人,趙眘還是派了代表自己的大臣,去迎接這位為大宋在海外開疆辟土的大宋功臣回歸。 張秀也和永嘉帶著兒子蕭勤,一起到上海港迎接自己男人回到大宋。 蕭琦回到大宋這幾天中,整個大宋都像過年一樣歡樂。 百姓們都覺得自己心目中的守護神回到大宋的這些時日,就是最好的黃道吉日,是受神靈庇佑的日子。 從蕭琦回歸大宋那天起,整個大宋迎親的嗩吶鼓樂就沒有停歇過。 大宋百姓都趕著鎮北王在大宋的這些日子娶妻嫁女,不想枉費了守護神在大宋的這段好日子。 對于這種情況,蕭琦也感到非常意外。 心暗想:自己如果沒事在大宋境內轉一圈,整個大宋會不會人口暴增? 如果真那樣,自己每年都要抽時間在整個大宋轉一圈。 那樣用不了幾年時間,讓自己頭疼的海外占下地方缺少人手的問題,就能逐步得到解決了! 這個念頭只是在蕭琦腦中閃了一下,他就不再去想,因為現在大宋各種鼓勵百姓生孩子的政策,已經讓大宋百姓不再把養孩子當做負擔。 不少地方官甚至因為每年發放給新生兒的錢糧太多,還給皇帝趙眘上書,希望皇帝能夠廢棄每新生一個孩子,就獎勵一貫錢的政策。 說長久這么下去,早晚會有一天每年大宋的稅收都會變成獎勵,全都獎給百姓,到那時候朝廷國庫就沒錢了。 皇帝趙眘看到這封被大臣聯名送來的奏折,只是想了一下就給否了。 他對這些大臣說道: “此項國策乃是鎮北王一力推行的,且鎮北王如今又在海外打下了大片疆土。 這些時日,軍報每每報告急需大量的大宋百姓遷移過去,將那里徹底變成我大宋的疆土! 至于國庫空虛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 我大宋現在每年從海外得到金銀,與之前大宋的賦稅相比何止多了十倍? 大宋如今國庫充盈,百姓家家都有充足的糧錢,何憂之有? 以后這樣的奏折不用再呈上來了,鼓勵大宋百姓生育是我大宋第一國策不容改變! 你等誰再有此等想法,直接去找鎮北王說去,朕不會再理會這等廢話!” 下面的大臣頓時都不吭聲了,他們其實也都知道趙眘說的情況。 之所以想要阻止這項耗費錢財的事情,并不是覺得這項政策不好,而是因為這項政策自打頒布之時,就直接告知了所有百姓。 每新生一個孩子,獎勵一貫錢所有人都知道。 這讓下面的官員沒了雁過拔毛的機會,而且現在大宋百姓都愿意生孩子,每年由官府分發給百姓的銀錢那就是個天文數字。 那些從小腦門上就刻著升官發財長大的各級官員,眼看著巨量的錢財從手中流出,自己卻連個毛都落不下,怎么不讓他們難受的抓心撓肝! 也不是沒有膽大的官員克扣這些錢財,但是因為這項政策是鎮北王一力推行的。 大宋百姓因為有鎮北王撐腰,一反過去對官府唯唯諾諾的樣子,別說誰克扣百把銅錢,少一個銅錢就去告你! 如果你們敢官官相護,弄得百姓沒地方說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