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只見在一片邊石壩的最底部,有不少規(guī)則的形狀的凸起,其中有圓有方,而且看著不像是自然形成的。 公孫昊得到系統(tǒng)的幫助以后,自然是已經(jīng)知道了這是什么東西,只是不知道要怎么解釋他為什么會知道這個事情。 他在那思考了半天,然后向一起跟來的劉來慶問了一個問題:“劉教授,如果有個東西落在這個邊石壩里面了,經(jīng)過多年的鈣化堆積,這東西的表面會不會被鐘乳石給覆蓋?” “如果這個東西一直保持靜止不動的話,那完全就有可能被碳酸鈣給覆蓋!” 有劉來慶的回答,公孫昊自然便開始了他的表演:“你們看,這些東西的大概形狀像不像古玉祭祀六器?” 聽到公孫昊的話,林松的思路似乎一下子就被打開了:“六器是古代祭祀天地四方的禮器,即以璧禮天,以琮禮地,以圭禮東方,以琥禮西方,以璋禮南方,以璜禮北方。 到了周朝以后,古人對這六種玉器的顏色還有專門的規(guī)定,即蒼璧、黃琮、青圭、赤璋、白琥,玄璜。 據(jù)考證,六器是從原始玉器中帶有原始宗教功能的法器演變而來。是古人在祭祀、朝會、交聘等禮儀場合使用的玉器,因此常簡稱為禮器或禮玉。” 解釋完了之后,攝像機(jī)的鏡頭推進(jìn),跟來的主持人問道:“那是不是就意味著,這個邊石壩很有可能是以前祭祀的一個場所?” “很有這個可能,但是這堆東西到底是不是六器,也還說不準(zhǔn)。”林松認(rèn)真的說道。 主持人當(dāng)然不肯罷休,指著中間問道:“那如果假設(shè)這些就是六器的話,中間這個大圓盤狀的應(yīng)該是什么?” 林松笑而不語,看向公孫昊。 公孫昊笑著搖了搖頭,認(rèn)真的說道:“應(yīng)該是玉璧,圓形,中央有孔。六器中出現(xiàn)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玉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