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老和尚聲音傳出之際,男子目中深處也閃過些許沉吟,伴隨著思索光芒閃爍,男子露出思索, 問道。 “大師,敢問之后四五品,謂何?” 老和尚上笑著搖了搖頭,目中深處些許沉吟閃過,淡淡開口: “這第四品,名為妙行無住分。” “其原文,大概為:復(fù)次。須菩提。菩薩于法。應(yīng)無所住。行于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yīng)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于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fù)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yīng)如所教住。” “意思大概是再說:再說,須菩提,菩薩修行佛法,應(yīng)該是無所執(zhí)著,無所布施。也就是說布施而離開布施相,不要執(zhí)著于聲音、香氣、味道、觸摸、意識的布施。須菩提,菩薩應(yīng)該這樣布施,不要執(zhí)著于表相的布施。”“這是什么緣故?”“如果菩薩不執(zhí)著于表相作布施,他所得到的福德就大得不可思量。須菩提,你意下覺得如何?單是東方的虛空有多大?你能思量得出來嗎?”“不可思量,世尊。”“須菩提,南方、西方、北方,上方,下方虛空廣闊,你能思量出有多大嗎?”“不可思量,世尊。”“須菩提,菩薩不執(zhí)著于表相作布施,他的福德也像這樣大得不可思量。須菩提,初發(fā)菩提心的菩薩只能按我教你的方法來修行。” 說完,老和尚看向一旁的那為男子,目中深處透出些許思索: “而這第五品就不一樣了。” “其名為:如理實見分” “正文當(dāng)為:須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意思是:“須菩提,你認為可以憑佛的身相來見如來否?”“不可,世尊。不可以身相來見如來。”“為什么呢?”“因為佛所說的身相,也就是非身相。”佛告訴須菩提:“凡是一切有形有相的身相,都是虛妄不真的。如果能把各種身相都看成非身相,你就見到如來的法身了。”” “而第六品……” 老和尚非常詳細的給那男子解釋著,看起來非常想讓陸浩進入寺廟當(dāng)做弟子。 在老和尚講解間,那男人目中也時而露出思索,沉吟,直到最終,那男子贊嘆道: “圣僧對于佛法的理解簡直前所未聞,當(dāng)為今世之最。” “相必圣僧,一定知曉空聞大師所在何處吧?” “我就是空聞。” 老和尚笑著搖了搖頭,聲音中透出些許無奈,聲音淡淡傳出之際,那男子和婦人也在這時趕忙跪了下來! “還請大師救救浩兒!” 婦人神色激動,對著空聞叩拜,聲音更是止不住的顫抖,這讓空聞目中閃過詫異,問道: “快快請起,謂何如此分說?” “一年前浩兒出生的時候,有位算命的說浩兒活不過10歲,說是魔種臨身,命不久矣。” “因此,我夫婦二人今日才前往金剛寺前來拜見空聞大師尋求解救之法!” “是啊空聞大師,還請您救救小兒吧!” 那男人非常真誠的對著空聞開口,婦人同樣出言符合,使得空聞目中深處沉吟閃爍,也在這時搖頭嘆息一聲: “善。” 見到空聞答應(yīng),夫婦二人顯然激動許多,目中前所未有的激動下怒,趕忙對著空聞再度拜見之后,整個人身軀也有些顫抖,朝著空聞跪拜而去。 空聞接過后搖了搖頭,并未多言。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