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平時不愿意開這種劇情解釋的……之前遼西戰敗、討董方略、蔡文姬的劇情,全都如此。 今天本來也該如此,但正好是牙齦發炎,昨晚上通宵后更是難受的厲害,吃了止疼藥還是極度不適,實在是沒法碼字,又看見大家鬧騰的厲害,所以干脆多說幾句,也無所謂劇透了。 第一,為啥梁期一戰戰果這么小? 兩個原因,一個是徐榮的大包抄并未盡全功……他被沮授、袁紹、擋住了,未能真正包抄到左翼,退回來的兵很多都是許攸的左翼部隊……你們可以參考書評區那位大佬畫的戰場示意圖……再結合那一戰的劇情描述,就明白了。書里前一章到了沮授在后軍結陣接應部隊、袁紹撤退的情節后就戛然而止了。然后再出來,袁紹、沮授、許攸、郭圖居然湊在了一起。其中是有合理解釋的。 另外一個,是公孫珣傍晚時分及時下令收兵了,是刻意為之,沒寫出來是覺得珣狗的形象需要更深沉一些。 第二個問題,若是如此,那到底為啥珣狗會臨陣心軟,沒有繼續追擊? 原因也很簡單,一個是他圣母心作祟,習慣性憐憫無辜士卒;另外一個,他有更大更完善的包圍圈,不需要用士兵的血來澆灌戰功……這個很多地方都暗示了,能找到的,甚至包括魏越和許攸的交易中談及戰功,也有這方面的暗示,珣狗是壓制了屬下戰功的。 第三個問題,魏越這個情節是咋回事? 魏越本人無所謂,就是一個梗,這件事情的本質在于許攸,應該問許攸為啥要為袁紹這么賣命? 答案很簡單,許攸不是一個無底線的人,這個角色我傾注了很多精力和心血,他從一開始出場,就是大時代下漢末士大夫腐化墮落中的一個縮影,他這個人一半是商人,唯利是圖、見風使舵,公開的不要臉;一半卻是個有理想的士大夫,是想建功立業,是渴望好名聲,是有士大夫道德底線的。 從一開始與珣狗的交情就能看出來,他一邊唯利是圖、公開宣揚那些價值觀,一邊卻從來沒負過珣狗;和袁紹也是如此,總是說錢,總是無禮,但關鍵時刻他從沒負過袁紹。 后期更是如此……其實鉅鹿一戰后,許攸那天晚上回來已經陡然醒悟到珣狗的軍事戰略,然后明顯意識到袁紹必敗了,更意識到了公孫珣是在像戲耍籠子里的小貓一樣戲耍袁紹,商人的本能促使他跳船,士大夫的底線逼迫他留下來,于是他越來越乖戾,越來越無禮……說白了,是掙扎。 至于這一戰,表面上最出彩的陳宮和徐榮,是趙云和文丑,但其實是許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