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六月的暴雨絲毫沒有停歇的意思。 林然坐在窗臺前的書桌旁,一手支撐著下頜,一手端著流出深紫色墨水的鋼筆,這個動作他已經保持了將近四十分鐘。 用于寫字的紙是五十頁裝a5點線紙,售價6-6.5元一本,國產文具價廉物美。林然執著于用鋼筆書寫,哪怕廖廖幾字,他也愿意聽到鋼筆刮過書寫紙時沙沙的聲音。 感覺隨時會流暢起來,變得輕松自如。當然,這樣的時候幾乎是沒有的。 寫作,是一項艱苦的作業,看起來自由,實則束縛無數。 也許,該到了直面生活的時候吧,可誰又真的有直面生活的勇氣呢? 最近這段時間,林然一直在想,自己這樣算是陷入所謂的“創作低谷”吧,始終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即將開始的故事,這種狀態是心臟里住進一團棉花,她看似柔弱無還,卻時時刻刻蠶食作者的心靈。 是的,一旦這樣的怪物住到心里,生活的摩天輪就變得外表光鮮,內里腐爛停滯,好像大腦和靈魂都在生銹。 所謂直面生活,是要直面真正的困難吧,要承認那個自己的確不夠優秀,即使已經十分努力。 時針來到夜晚十一點三十分,雨聲扣窗,林然的心情也和雨聲一樣嘈雜。 荒蕪的心情、逃避,無法找到生活必須直面的那個方向,就這樣,作為一名作者的生活終于在第五年后露出了疲憊不堪的窘態。 不論怎樣都不想停筆,可是初心之類的,似乎已經沉默在雨中,成了雨霧里捉迷藏的精靈,躲在云彩里的水珠。它在,卻不愿露臉,不愿回家,而它原本的家,那個心靈狹小密室里一團棉絮取代了它,成了新的主人。 勉強寫下兩行字,微信響了起來。 “嗨,然,你才寫了五年嗎?” 消息是出版社編輯亞萱發來的,臨近子夜,編輯和作者之間仍然還需要微信聯系,林然額前的皮膚悄然緊張起來。 “嗯,五年不到些吧。” 林然是個沉默少言的人,和周圍的人和事總是保持一定距離,這一點從小學開始就給他帶來不少麻煩,人際關系一直處在緊張邊緣,倒不是說他的人緣有多糟糕,只是他不愛和人多說話的毛病對想要走近他的人著實多出幾分困擾,有時候連老師也很想問問林然的父母家,這孩子是不是有社交障礙,不過是因為他不喜歡說話。 一個不喜歡說話的人,怎么會喜歡寫作呢?林然自己也說不清楚。 “可以算是天賦異稟了吧,記得你說過,即將出版的那本書是三年前的作品了,也就是寫作第二年的時候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