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四章 一池三山-《蜀山懸劍傳》
第(1/3)頁
夫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或咫尺之圖,寫千里之景。東西南北,宛爾目前;春夏秋冬,生于筆下。
初鋪水際,忌為浮泛之山;次布路歧,莫作連綿之道。主峰最宜高聳,客山須是奔趨。回抱處僧舍可安,水陸邊人家可置。
村莊著數樹以成林,枝須抱體;山崖合一水而瀑瀉,泉不亂流。渡口只宜寂寂,人行須是疏疏。泛舟楫之橋梁,且宜高聳;著漁人之釣艇,低乃無妨。
懸崖險峻之間,好安怪木;峭壁巉巖之處,莫可通途。遠岫與云容交接,遙天共水色交光。山鉤鎖處,沿流最出其中;路接危時,棧道可安于此。
……
手親筆硯之馀,有時游戲三昧。歲月遙永,頗探幽微。妙悟者不在多言,善學者還從規矩。
……——《山水訣》王維
……
講完掇山技法,再說回掇山的布局。
徐太傅道:“掇山布局的原則是‘師法自然’。平面布局講究‘出自理,發之意,達之氣’。‘理’,指布局上合乎目距、視角、視線、視野等成景規律。‘意’是指布局的立意構思、空間構圖要有天人合一的意境。‘氣’指園林要有詩詞的情調、潑墨山水畫的韻味。
立面構圖上的要訣是:一是主次分明,循序有章;二是錯落起伏,曲折靈變;三是虛實變換,光影呼應。疏密,大小結合。‘深意畫圖,余情丘壑;未山先麓,自然地勢之嶙嶒;構土成岡,不在石形之巧拙;宜臺宜榭,邀月招云;成徑成蹊,尋花問柳。臨池駁以石塊,粗夯用之有方;結嶺挑之土堆,高低觀之多致;欲知堆土之奧妙,還擬理石之精微。山林意味深求,花木情緣易逗。有真為假,做假成真;稍動天機,全叨人力;探奇投好,同志須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喀喇沁旗|
镇平县|
大城县|
德保县|
德钦县|
海丰县|
南木林县|
鸡泽县|
宿迁市|
定南县|
兰西县|
柳河县|
赤城县|
屯门区|
永平县|
佛冈县|
汪清县|
庆阳市|
株洲县|
平凉市|
宝山区|
鲁山县|
扶余县|
安仁县|
永泰县|
榕江县|
铁岭市|
沅江市|
五峰|
九江县|
南陵县|
日喀则市|
宁海县|
高安市|
都昌县|
上林县|
二连浩特市|
商南县|
报价|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