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的在市場上剛剛站住腳,又急猴猴要上加長三廂的換代產品。 如此做法的代價令人擔憂,車價上去了,油耗上去了,停車空間上去了,另一個被人們忽視的是廢氣排放總量也上去了,而離時下有意買車的普通百姓越來越遠了。 價格檔次量力而行 經過買前的精打細算,結合自己的收入水平,就可以在一定的價格范圍內挑選自己喜愛的車型。 買車圖的是實用、方便,因此應量力而行,量人敷出,以避免日后養車力不從心。 經濟實力較強的,可以實行一步到位,選購檔次較高、性能先進、安全系統完備的車型;收入中等而無法一步到位的,可以選擇一些中低檔的過渡車型,這樣既可享受用車之便,又不增加太多的負擔。 待將來具備了相應的經濟實力,再量力更換。 進口車與國產車相比,價格要高出許多,除了其相對較穩定的性能,各種稅費也占了車價的很大比例,而且日后的配件及使用費、折舊費較高。 不是“實力型”的人在購買進口車時,應多權衡一下其性能價格比。 車型品牌聽自己的 購車應以自己的需要為出發點。 公務用車講究大方、莊重,多選擇廂體寬敞、顏色濃重、氣派高雅、外型敦厚的車型;家庭用車應注重省油、占地少,選擇時,可偏重于外型小巧、卡通、顏色鮮艷、富于浪漫情趣的車型;旅游用車應突出越野性,不妨在一些馬力強勁、形式粗獷、格調奔放、個性獨特的車型中多做考慮。 購車切莫憑一時沖動或人云亦云,盡量排除感性成分。 選定車型前,不妨親自操駕試開以親身感受體驗車的各項性能及感覺是否稱心如意,為自己所需。 如果您平時的活動范圍通常在市區或近郊區,就應首先考慮那些外型尺寸小、排量小的迷你車,這樣既經濟實惠,又不用為尋找停車位而發愁。 如果時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駛,這時不妨考慮一下中級轎車了(如桑塔納、捷達)。 至于喜歡跋山涉水駕車郊游且追求粗獷豪放的人士,吉普車當為首選。 經濟型人士選擇車型品牌時應多從使用角度考慮,可選擇節省燃油、售后網點多、配件易尋且相對便宜的品牌,這樣在使用、維修、保養等方面會輕松許多。 女性購車應從自身實際出發 女性應從自身條件與駕駛要求相吻合出發,選擇合適的車型與配備。 回旋半徑應考慮的指標通常是越小的越好轉彎,不論回轉還是進出巷道都會方便得多。 許多女性車主常常會把車子開到沒油的地步,所以油箱容量越大的越實用。 以女性偏愛的迷你車來說,油箱總容量超過40升者為最佳。 女性(尤其是初學者)開車技巧一般稍欠成熟,因此車商提供的標準輪胎寬度自然是愈寬愈好,開起來會更加平穩。 至于被車商們極力推薦的安全氣囊和abs,如果車商將這兩種安全裝置列為選用配備的話,基于女性車主易緊張、常用緊急剎車的特點,選擇屬于主動性安全裝置的abs比較實用。 付款方式酌情而定 許多汽車廠商為促銷及提高市場占有率,除了降低售價外,還制定了分期付款、零首付、零利息分期付款、以租代買等靈活機動的銷售方案,對于消費者來說具有較大的選擇空間。 選擇什么樣的付款方式,買主應權衡資金狀況、收人水平、收入穩定性及近期的大額款項支出計劃等綜合因素。 如何降低私車開銷 汽車和其他家庭耐用消費品不同,買進時固然要大大花上一筆,買進后養路費、汽油費、過路費、維修費等等也是一筆接著一筆,如果沒有交通意外,每月也要花上一兩千元。 所以如何科學合理,而且是良性地節約開支,將成為當家人在汽車消費時代的一大難題。 1.保險費。 保險這一塊雖說比較固定,但還是有節省余地。 在買保險之前要了解車型當年的市場價格,由于汽車價格每年是不同的,而車損險保費是以當年的價格乘以保費計算的。 所以,在每年投保時,別忘了查詢你的車價降了多少。 第三者責任險,由于不同檔次的賠償限額差距較大,而相應的保費差距卻很小,所以,車主在選擇時,可相應地提高一個檔次,一般地,5萬元可應付一些小事故;10萬元可應付一般的事故;20萬元則可高枕無憂。 不計免賠責任,建議你最好選擇,這樣一來在事故處理時,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糾紛和支出;二來保險公司會給一定優惠。 如果你的車不太新的話,盜搶險可以不買,但晚間停車不能掉以輕心。 另外最好能夠參加汽車俱樂部等團體組織,在交納汽車保險費時可以享受到極大的優惠,甚至是4-5折。 2.汽油費。 “中國石油”的油價每升便宜5分錢,但加油站少,所以平時要多留心,注意其分布位置,以便今后順路加油。 另外,在出行前,應選準路線,避免走彎路、逆行路和易堵塞的道路而浪費燃油。 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保持直線行駛,莫因路面小障礙多左右打方向而增加行駛阻力,也不要忽快忽慢,以提高燃油的經濟性。 如果要去的路段屬于車輛擁堵嚴重的市中心,可以考慮選擇地鐵等其他快捷的交通工具。 3.過路費。 過路費是明碼標價的,但只要做個有心人平時多留心也能節約不必要的開支。 如上海赴江蘇昆山,從地面國道走,跨省收費30元,而直接從路面情況好得多的高速公路走,省油省時還省錢,只要15元。 回程如果能夠走國道,又可以免去15元高速公路費,來回總共15元就搞定。 滬宜公路剛修好時要收費,而現在免費了,所以如果你要去南翔古猗園踏春,那不妨放棄高速公路,走滬宜公路就能省下來回20元的過路費。 4.停車費。 停車的相關開支是用車一系列開支中比較容易調控的一項,但也是花銷較大的一項,如在上海商城停車,l小時就要20元。 有人可能不交停車費,只要隨意地停在人行道上或是路邊的非停車區就行了。 其實如果在市中心隨意停車,就要小心破財了,除非在晚上點過后。 有位老兄曾在馬路上停過3次車,因為他看見別人都在那里泊車也沒出問題,可是他偏偏運氣不佳,3次里有2次給貼上了抄報單。 違章停車的處罰是罰款200元另加扣證1個月。 如果運氣再差點,可能被拖車,要想領車,還要交拖車費,得不償失。 所以盡量不要亂停亂放,確定幾個便宜的停車場作為自己固定的停車處是比較可行的辦法。 5.維修保養費。 為了減少日后維修方面的大筆開銷,花些功夫,投入一點,對汽車進行定期保養還是很必要的。 除了一些內部檢查,還要經常關心輪胎氣壓是否正常,5000-6000千米左右進行輪胎換位,要知道報廢一個輪胎就要損失500元左右。 另外更換下的一些零部件和每次加剩的各種油液要保存好,以便下次急需時用。 修車時如需要更換零配件,最好自己去配件商店買。 選購配件時,要貨比三家,同時不忘打折。 利用季節差備一些易損件,如冬季易損件夏季買,夏季易損件冬季買。 維修點最好相對固定,一來質量有保證,二來可以討價還價。 一些路邊維修點價錢雖便宜,但配件可能是假冒偽劣,技術也不到位,盡量不要光顧。 此外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開支,開車還要遵守交通規則,以免違章或發生交通意外。 三種理財方案助你走出車奴圈 汽車已經開始走入家庭,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資金,輕松購得一輛自己的愛車呢,我們用理財的角度去為大家量身定做了3款購車計劃。 三口之家:10萬元左右為宜 家庭情況:三口之家。 夫妻雙方都是30~35歲。 兒子3歲。 收入情況:張先生,外貿公司經理。 年薪10萬左右。 王女士,公務員,年收入4萬元左右。 家庭總資產:定期存款9萬元,都是1年期,今年加息后存的;借貸給親友買房結婚5萬元,估計1年內可以歸還;3年期國債5萬元,加息前買的。 理財希望:穩妥為主,也可以承受一定風險。 要給孩子上學留一筆教育資金。 希望1年內購置一輛經濟型轎車,主要是為了代步。 購車建議:張先生家庭年收入14萬元,現在應該屬于無風險的家庭。 汽車在家庭資產中屬于易耗品,建議張先生可以選擇一次性購汽車,費用控制在10萬元左右為宜。 工薪家庭:建議分期付款購車 家庭情況:夫妻雙方,無子女。 收入情況:方先生,32歲,在一家民企做技術工作,月收入2500元。 妻子30歲,醫生,月收入1800多元。 家庭總資產:存款12萬元,近8萬元的股票被深套多年。 貸款投資了一小套公寓,每月要還1300元貸款,還貸期還有8年。 目前,房屋出租收入為每月1500元。 理財希望:現在住一套約80平方米的房子,想換一套面積大點兒的,還想買一輛車。 購車建議:從目前的情況看,可以先貸款買車,但不建議馬上換房,因為同步進行的話資金壓力太大。 購車的價格應在10萬元左右,可以先交50%的首期款,其余可貸款,分5年還清。 如果以10萬元的汽車來計算,首期5萬元,貸款額5萬,月供960元,所需支付總利息7600元。 中等收入:如何購買保險,節省費用 家庭情況:三口之家。 夫妻雙方都是37到40歲。 孩子正上高中。 收入情況:趙女士是一位私營企業的高管人員,月收入8000元,屬于中高收入階層。 先生在某機關單位上班,月收入2500元。 孩子正上高中。 家庭的月支出一般為4500元。 家庭總資產:夫妻雙方的單位都為其辦理了統籌保險。 目前,夫妻二人在銀行的存款總計35萬元,其中活期存款5萬元,一年期定期存款30萬元,沒有負債。 理財希望:準備孩子上大學學費;年內購買一輛本田雅閣轎車;積累養老金。 理財建議:現在趙女士的收入已經能夠買車,在車型已經決定的基礎上,重要的是如何購買保險,節省費用。 目前,機動車輛保險條款包括2個基本險和9個附加險。 1、第三者責任險可以用來應付上牌照或驗車缺點:一旦撞車或撞人,對方的損失能得到保險公司的一些賠償,但是自己車的損失只有自己負擔。 2、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不計免賠特約險+全車盜搶險:這種選擇是最經濟的險種,保險性價比最高;人們最關心的丟失和100%賠付等大風險都有保障。 3、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責任險+風擋玻璃險+不計免賠特約險+全車盜搶險。 特點:在經濟投保方案的基礎上,加入了車上責任險+風擋玻璃險,使乘客及車輛易損部分得到安全保障。 4、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車上責任險+風擋玻璃險+不免賠特約險+新增加設備損失險+自燃損失險+全車盜搶險。 看購物寶典理智購物 帶上計算器逛市場,讓屏幕上飛漲的數字來作抵擋誘惑的武器。 顧客在一般商店里購買商品,買一件就要支付現金,看著錢出去難免心疼。 超市自選再統一結賬,往手推車里放東西“豪拿”中購物欲望便會大漲。 帶個計算器逛超市,買一個東西就用計算器加一下,這樣就會知道自己不斷的支出總數了,超出預算就罷手。 而且這樣可以自我核算,避免結賬時出現多付。 另外認定目標,到熟悉的超市購物,可以很快找到想買的東西,減少受“誘惑”的機會,也是一種省時省錢的方法。 一.端正購物觀念 1.服裝鞋帽 衣服要少而精,多穿幾次就出來了。 而且衣服貴了撞衫的可能性也小。 跟風買了一堆廉價而時尚的東西,經不起歲月的考驗,估計穿不了幾次就束之高閣了。 衣服的價值不在價格的高低,在于價格與穿用次數的比值。 這是lg的觀念,再窮,衣服也要高檔,借用一句評價東北人的話:“玉米面肚子,料子褲子?!? 劉女士于2001年1月購進羊絨大衣一件,原價1980元,砍到1280元成交。 到現在也不過時。 有一次,一位老大爺問劉女士:“你這件大衣4000多吧,我女兒剛買的,和你的一樣。” 她聽了心里就別提多美了! 鞋子可以多買幾雙,好搭配衣服。 依舊是名牌。 有句俗語講得好;“一雙鞋,窮半截?!? 還是挺有道理的。 品牌設計時充分考慮人的生理曲線,抬人又對健康有好處。 2.手機、數碼產品 不盲目追求高端、新潮。 數碼產品更新換代快,價格跳水也太厲害,越放越貶值,夠用永遠是不二的法門。 高端產品利潤空間大,跳水空間也大。 平時不開張,開張吃一年。 我們鄰居是一個電腦品牌的總代理,說賣一件高端產品利潤幾千快,賣低端累死你也達不到。 新產品價格有很大的跳水空間,而且會出現什么問題也不清楚。 數碼產品更新換代快,價格跳水也太厲害,花大價錢買一堆華而不實的功能備用,坐看價格跳水表演的做法,值得推敲。 (1)選擇數碼產品四原則。 第一,還是名牌。 第二,隨大流。 銷量長期排名靠前,性價比較高的產品。 第三,將要下線的明星產品。 第四,上市不超過一年半的產品。 最好一年左右。 經過一年的市場考驗,價格已經大幅下調到合理的范圍,優缺點一目了然。 上市時間太長買到積壓的問題產品或翻新產品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2)操作步驟。 購買之前一定要做足功課,上網查找挑選自己心儀的產品。 然后去商場看實物,試真機。 勸大家一定要看實物,照片與實物的區別還是很大滴。 看完之后先不要著急出手,價格肯定往下走,買得越晚越便宜。 有一次一個導購說快買吧,要不過了十一價格該上調了。 盡管數碼產品因為供求關系價格會有微調,但是總體趨勢肯定是下降的。 看完回家做卡片,記錄產品型號,優缺點和價格,一定注意區分是水貨還是行貨的價格。 以后隨時將價格變動記錄下來,觀察半年后,對該產品的價格走勢也了解得差不多了。 當商場報價和網上報價相同或者略低時,就可以考慮出手了。 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網上報價往往不準,水貨和行貨的價格也有區別。 個人喜歡買行貨,放心。 水貨沒問題則可,一出現問題,雖然也承諾一年質保,但往往是返廠保修。 還有一點,購入的最佳時機,不是五一、十一、元旦、春節前,這時候正是熱銷的時候,涌動的人潮會刺激人的購買欲望,往往事后后悔。 這時候可以看一下主推的特價機型的價格。 而春節后和六月底、七月初是最佳買入時機。 這時候是銷售淡季,好講價。 而且因為事先準備工作做得充分,對價格已經了如指掌,很容易判斷價格是否合適。 雖然沒有節日的禮品,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這時候的折扣可是實實在在的便宜。 二.購物要有計劃性 在購物前對于要買什么就要做到心中有數,一定是需要的東西,避免沖動購物。 提前計劃好后,不要急于出手,多轉,多留意商場的打折信息,同時關注一下日常物品的價格,合適時拿下。 買雀巢咖啡,原價35.8元,現價31.9元,拿下。 最便宜的一次是商場搞店慶,28.9元贈玻璃黃油碗一個,質量超好。 毫不猶豫買兩盒,這東西一時半會兒又壞不了,存著也沒事。 一般節假日、店慶、開業、重新裝修、轉讓清倉時會打折。 店慶、開業比節假日打折力度要大,平時一些從不打折的商品或多或少有些折扣或贈品,此時購入早已看中的東西,價格一定會讓你滿意!多留意此類信息,一般網上都有。 重新裝修、轉讓清倉一般打折力度比店慶,尤其是轉讓清倉更大,往往能淘到超值的東西,前提是要有足夠的時間。 我曾經淘到過質量超好的褲子,原價199吧好象,才50元拿下。 還有一次花花公子要不干了,我買了一件風衣和一件天鵝絨小衫,一共280元拿下。 后來去商場看,光風衣就478元,小衫280元,賺了! 有機會一定要辦會員卡,除了享受折扣,有什么打折活動都會有短信提醒,比如百麗,非常方便。 別急用了才買,肯定買高價。 沒有會員卡怎么辦,借唄! 三.講價的學問 買家電、數碼產品盡量貨比三家,找出報價最低的一家,以這個底價換家商場再講價,不行就找部門經理。 為了拉住這個客戶,商家一般會作出讓步,即使價格不降也會多給些贈品。 此外,講價不要太離譜,畢竟商人也要賺錢的,要學會換位思考。 如果商家給出一個低得不可思議的價格,那你一定要小心了!這是常識,買菜報價低分量上找,數碼產品配件上找。 如果報價特別低你要裸機試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