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生活篇 第十三章 成長與發展--從呱呱墜地到耄耋之年-《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


    第(2/3)頁

    通常有5種原因:饑餓、瞌睡、身體不適、心理不適、感到無聊。

    恐懼的發展。

    一種是本能的恐懼,比如對大聲響的恐懼;與經驗相聯系的恐懼,比如被開水燙過所引起的懼怕反應;怕生引起的恐懼,一般發生在嬰兒6-8個月時;預測性恐懼,例如害怕“吃人的狼外婆”。

    學前期兒童有哪些心理特點?

    兒童的學齡前期是指兒童從3周歲到6~7歲這個年齡時期。

    這一時期是兒童進入幼兒園接受教育的時期,也就是正式進入正規學校學習之前、為接受學校正規教育做準備的時期。

    學前期兒童在幼兒期心理發展的基礎上,獨立意識增強,并初步形成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愿望和能力。

    渴望獨立活動的心理需要和學齡前期兒童從事獨立活動的經驗與水平不足之間產生了矛盾。

    這是學前期兒童心理上的主要矛盾。

    而游戲活動就是解決這一矛盾的主要活動形式。

    在游戲活動中,兒童心理的主要矛盾逐步得到解決,從而也就推動兒童心理不斷向前發展。

    另外,通過幫助教育,在不斷提高其社會活動水平的過程中促進了其心理向新水平發展。

    反過來,心理的發展又使他們活動能力不斷提高。

    這是學齡前期兒童心理發展的突出規律。

    隨著心理過程的不斷發展,學齡前期初步具有了分析、綜合與抽象概括能力。

    這使他們在游戲等活動中,初步學著運用邏輯思維。

    不過由于知識少、經驗不足,尚不能有意地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動,即心理的穩定性比較差。

    學齡前期的個性特征已開始形成。

    安全感是整個兒童期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對學前期兒童尤為重要。

    安全感有利于學前兒童形成積極的認知愿望;安全感是學前兒童樂于交往、與人建立積極情感關系的保證;安全感決定兒童對群體的歸屬感;安全感會影響兒童的價值觀的形成。

    什么是心理斷乳期?

    當孩子進入了青春期,你就會發現,“變”成了其顯著特點。

    隨著孩子的快速發育,不僅生理上在變,心理上也是變化劇烈。

    家長會發現,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孩子不聽話了,而且專門與父母對著干,像變了個人似的。

    你要他這樣,他偏要那樣;家長多說他兩句,他要么不理睬,要么就喊煩。

    孩子的這種逆反心理是其進入心理學上所謂“心理斷乳期”的正常反應。

    “心理斷乳”的真正意義是擺脫對父母的孩子式依戀,走上精神的成熟與獨立,也是一個人的社會化過程。

    因此,父母在這一時期應該把愛孩子的重點放在幫助他們完成從孩子到成人的轉變上。

    只滿足于表面上了解孩子是不夠的,家長必須學習一些心理學的知識,了解“心理斷乳期”的實質,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心理斷乳期”。

    如何應對孩子的“心理斷乳期”?

    適當引導孩子。

    對于孩子消極的青春期逆反心理,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心理特點,從行為和心理上進行引導,教育的方式要多樣化。

    應該采用平等對話的方式,讓他把心里話說出來,然后家長把自己的觀點、經歷講給他聽,讓孩子自己進行比較。

    要理解信任孩子。

    家長要與他們建立一種親密的、平等的朋友關系,要相信孩子有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要尊重孩子的人格,充分利用孩子的“小大人”想法,針對家里的一些事情征求、聽取孩子的意見;要盡可能支持他們,尤其在他們遇到困難、失敗的時候,幫助他們分析事物、明辨是非,然后鼓勵他們自己去正確處理。

    家長要做出表率。

    在孩子遇到困難和失敗時,應多給予鼓勵和安慰;孩子有了成績,要及時給予表揚;家長自己有缺點和錯誤,應勇于承認,立刻改正,為孩子做出表率,使孩子從中得到啟迪。

    盡量避免與孩子正面沖突。

    在孩子發火時,家長應保持冷靜。

    爭論激烈時,家長應轉移話題或采取冷處理方式,以免孩子萌發對立情緒,使逆反心理更強烈。

    但家長不能過于遷就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和不良的行為,以防孩子以后總是用反抗的方式來要挾父母,達到自己的目的。

    孩子平靜下來之后,在適當的時候,家長應心平氣和地指出孩子的錯誤和不當之處,使孩子積極克服愛沖動的毛病。

    對于比較嚴重的反抗行為,家長可以采取獎賞訓練的方法,強化孩子的順從行為。

    鼓勵孩子多參加有益于身心的集體活動。

    通過集體活動,孩子可以廣交朋友,豐富、充實自己的精神生活,發展“自我”意識,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有利于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真誠待人的品德,利于順利度過斷乳期。

    初潮少女身心保健有哪些?

    初潮,是少女進入青春期最明顯的標志,對于初潮少女自身而言,面臨月經初次來臨,心理上會出現緊張、害怕、羞澀、好奇等復雜的情緒體驗,身體方面會呈現腹脹、腹痛、腰酸、乏力、嗜睡、疲勞、顏面浮腫等不適,再加上學習緊張的壓力,她們的抵抗力和適應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減退。

    所以,對初潮少女加強身心保健和健康輔導非常重要。

    第一,家長和老師應向初潮少女講授有關青春期生理,性心理知識,使她們懂得月經初潮是身體發育的必然,是少女青春期的標志,沒有必要憂心忡忡,同時,要讓她們對月經初潮時并發的腰酸、嗜睡、疲勞、乏力等不適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避免驚惶失措,加重心理負擔。

    第二,初潮時應避免參與劇烈體育運動、長距離騎車和跑步等,以免過度疲勞導致抵抗力下降,誘發感冒等疾病。

    第三,經期應經常清洗外陰,避免手淫,因為在此階段機體抵抗力下降,如果不注意清潔衛生,則極易引起細菌感染和發燒,據統計,初潮少女外陰瘙癢癥的發病率為69%左右,其主要誘發因素就與經期外陰不清潔和手淫有關。

    第四,加強自我防護,使用優質衛生巾,千萬不可為了貪便宜,而使用劣質產品,更不能用消毒不嚴格的普通衛生紙和草紙來代替。

    第五,注意休息,保證充足睡眠時間,食用營養豐富、易于消化吸收的飯菜,這對增強體質,恢復精力大有裨益。

    第六,避免接觸冷水,注意保暖,最好不參加游泳等不利于身心健康的活動。

    中學生的心理特點有哪些?

    中學生正經歷身心巨變,與家庭之間的關系也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曾幾何時,家庭是自己溫馨的樂園和安全的城堡,可是現在卻成了家長的嘮叨、管教、干預、限制等等構成的“監牢”。

    中學生們于是不停地抗爭,總是想逃出“監牢”,劃出屬于自己的小天地,為了達此目的甚至離家出走。

    究其原因,青少年逆反心理嚴重,于是兒童時期教育不當產生的問題在青少年時期就爆發式地表現出來。

    另外,青少年過渡到成年期,在追求獨立與建立自我的過程中,常會發生各種特殊的適應困難。

    中學階段是人身心急劇發展變化的時期,也是人一生最關鍵、最富有特色的時期。

    如何度過人生路途的“黃金時期”,是擺在每個家庭、每位中學生面前的重要課題。

    那么,中學階段家庭教育對中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究竟是怎么樣的呢?

    根據一項針對高中生的調查,學生們認為對自己成長影響較大的前三位因素是:一、父母的影響;二、社會現實的影響;三、學校和老師的影響。

    可見家庭教育對中學生成長的影響是十分關鍵的。

    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容易反抗?

    兒童期的反抗,主要是指兒童對父母的依賴,而自己又不能自主的糾葛。

    三四歲的幼兒處在第一反抗期,到了初中少年(具體因各人而異,早的在小學高年級,晚的在高中初期)進入第二個反抗期,也就是通常人們所說的青春期。

    那么這一時期的反抗都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硬抵抗,態度強硬、舉止粗暴。

    軟抵抗,漠不關心、冷淡相對。

    反抗遷移,遷怒于其他人。

    那么形成這種原因在于:

    生理因素,身體加速成長,生理上日漸成熟,但自身的知識、經驗、能力并未與生理同步的成長與成熟,只處于半成熟的狀態,這種有成人感與只有半成人狀態的矛盾是造成反抗的主要原因。

    心理因素,自我意識的飛躍發展,使他們進入“心理斷乳期”,一方面想擺脫對父母的依賴,另一方面,他們的心理能力又明顯滯后于他們的自我意識,這種發展的不平衡狀態,從而呈現出一種危機感。

    社會因素,進入中學后,他們更渴望得到同齡人的關注,力求找到知心朋友;渴望得到人的尊重與接納,力爭獨立自主,當這種自主受到阻礙,就會引起反抗。

    青年期如何保養心理衛生?

    樹立良好的擇偶觀,正確對待愛情中的挫折。

    每個人的價值觀不一樣,擇偶觀也不同,外在的標準有身材、相貌、經濟收入、家庭條件等,內在的標準包括學識、能力、性格、為人、修養等。

    擇偶的時候應當首先考慮內在標準,因為內在標準相對不容易改變。

    如果在戀愛中受折,也不要沉浸在苦惱當中,因為愛情不是一廂情愿的,何況“天涯何處無芳草”。

    增強擇業的自主意識,建立職業生涯的規劃。

    選擇職業或專業需要考慮到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性格特點,如果單純地考慮經濟收入和就業機會,但是工作很不滿意,甚至對職有倦怠感,這對人生的發展是不利的。

    因而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積極適應社會變化。

    步入社會后,青年需要面對的人際關系比單純的學生時代復雜得多。

    因而,學習一些人際交往的技能,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對于青年人適應社會是有幫助的。

    常用的技巧:建立良好的印象,學會贊美別人等等。

    具體可參看本書中的第二十章《職場與社交》。

    中年期有什么變化?

    人格的變化。

    中年人的人格特質日趨穩定,具體表現為:每日的內省日趨明顯,越來越關注內心世界是;性別角色日趨整合,中年男性在原男性人格的基礎上日漸表現出溫柔體貼的女性化特點,中年女性則在原女性人格上基礎上日漸表現出果斷大度的男性化特點;為人處世日趨圓通。

    職業的變化。

    中年人的職業有了一定的發展,具體表現為:工作相當滿意,雖然很多中年人不再有升遷的機會,但是他們也不再抱年輕時的幻想,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因而感到滿意;工作績效上,需要體力和速度的工作則中年期的工作績效下降,但需要認知腦力的工作則中年期的工作績效保持在很高的水準。

    人際關系的變化。

    中年人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在單位上有上級,下有下級;加上朋友來往,因而中年人的人際關系較為復雜。

    與父母的關系,中年人需要與他們進行情感的溝通和生活的照顧;與子女的關系,子女處在青春期,子女與父母的溝通相對減少;與同事、領導的關系,中年人要與他們一起合作才能做好工作;與朋友的關系,也許不常見面,但交情卻越來越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竹山县| 铅山县| 卫辉市| 故城县| 枣庄市| 林州市| 金华市| 阿鲁科尔沁旗| 江口县| 保亭| 颍上县| 张北县| 五台县| 乌海市| 曲周县| 庆城县| 久治县| 大城县| 许昌县| 江源县| 油尖旺区| 永年县| 黔江区| 西乌珠穆沁旗| 海门市| 太仆寺旗| 东安县| 普兰店市| 金昌市| 余庆县| 阿拉善盟| 竹北市| 庆阳市| 襄樊市| 斗六市| 龙海市| 玉林市| 邯郸县| 和林格尔县| 防城港市|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