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應用篇 第二十二章 人力與管理--管理中的情商-《超值金版-心理學常識1000問》


    第(2/3)頁

    可是你又想,也許你的上司會把她的工作與你相比較,或許你的上司會覺得她的報告比你之前做的要好。

    那么,吳迪在你心中就成了一種威脅,與其授權讓吳迪寫報告,還不如自己一手包辦。

    或許,你已經輕車熟路,比吳迪干得更好,也是情理之中;或許你覺得吳迪太忙了,需要自己干。

    但是,你要坦誠面對自己,你要了解自己不能授權給他人的真正原因。

    作為一名管理者,你要考慮授權與不授權長此以往的影響。

    對你來說,長期做同樣的工作內容,對你的發展沒有什么幫助;對你的員工來說,缺少發展機會而處于平庸狀態。

    我能干得更好,是管理者的錯誤思想,也是背離授權本身的優越性。

    另一個原因,對員工缺乏信心。

    你對員工的缺乏信心,進而保留你對他的授權,他又失去發展能力的機會,而這些能力又恰恰是你對他們建立信心的基礎。

    長此以往,便進入一種惡性循環。

    一方面,你不給員工培養的機會;另一方面,你又抱怨沒人能與你分擔重擔。

    做為管理者,你必須展現應有的魅力,勇于打破惡性循環,并為此擔當可能產生的風險。

    雖然有可能感覺失去控制、權威,但你需要正確地面對他們,否則它會成為你擔心的主要事情而停滯不前。

    什么工作可以授權?

    一位地方銀行的董事長,每個月都會受邀參加社區的所有金融機構的聚會。

    而這個聚會主要目的在于社交作用,大家見見面,認識認識等等。

    每個環節幾乎沒有什么事情是他的助理做不了的。

    這個工作只需要去做就可以,不需要策劃的任務。

    于是,他打電話給他的助理,讓助理去參加個聚會,而這位助理非常渴望在專業的環境中認識他的同仁。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完美的授權。

    所以,可以授權的第一個情況,就是經常性發生又必須要做的工作。

    第二,你會給家人做手術嗎?

    除非你是對口的專業醫生。

    你會給自己在法庭上做辯護律師嗎?

    除非你又恰好是個律師。

    同理,公司里的事情也是一樣,你要發揮員工的專長,讓你的需要與員工的技能相適應,運用他們的才華,把你的精力投在更有效的事情上。

    所以說第二個可以授權的情況,就是授權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

    第三,就是授權可提供發展機會的工作。

    關于這一點,大家可參看上一條問答。

    什么工作不可授權?

    第一,不要授權你的上級給你分配讓你親自做的工作。

    通常,你的上司或老板讓你親自做某件事,一定有他特殊的理由。

    首先,要搞清楚他是讓你做還是叫你給別人去做,如果理解錯誤會使得你和上司或老板產生誤會。

    如果你要授權給你的員工去做,一定要和你的上司或老板商量。

    第二,不要授權制定政策的工作。

    你可以在一定范圍內授權,但不要授權他人實質性的制定政策的具體工作。

    因為,有時政策會限制相關的決策。

    第三,不要授權機密的工作。

    例如,人事方面,晉升或開除的決定,各部門薪資范圍等等。

    培訓重要嗎?

    一份郵件:“李嵐說是你要是調到她的小姐,她今年就會送你去參加三個很重要的培訓班。

    真的很羨慕你誒。

    但是,你真的會因為這個培訓機會,就離開我們小組嗎?

    親愛的?”

    一個電話:“事情是這樣的,雖然我們很愿意向邱先生交出報告,可小劉是唯一懂得怎么做表格的人,他已經出差了,要到下個星期才回來。”

    一個便條:“小文,原定于下周五的文字處理培訓暫時取消。

    因為你一走,我們人手不夠用。”

    這些事情在現實生活中常有發生,屢見不鮮。

    如果把三個事件結合起來看,你就會發現,培訓雖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是不培訓會產生所有問題。

    因為不能提供培訓機會,會因此少一個工作搭檔;不能為客戶做好報告,因為只有一個人會處理這類報告;因為工作太忙,而失去培訓的機會。

    你會發現,所有的問題即是原因,也是結果。

    所以,培訓很重要。

    首先,讓員工們參加他們手頭工作必須的培訓,了解工作所需;其次,幫助員工制定個人提高計劃,幫助他們成長;另外,可以進行輪崗交叉培訓,讓他們對彼此崗位的了解;最后,讓員工將自己培訓所得應用到工作中去。

    什么是管理?

    在現代社會,管理的價值大家幾乎一致認同,但有關管理的概念卻各有各的說法。

    目前,對于管理的概念,大致有兩種代表性的觀點:

    管理是一種工作程序和辦事的方法。

    持此觀點的人認為,管理職能可劃分為計劃、組織、協調、指揮、監督等五個方面,而所有的職能均是工作的細化、簡化、充分地利用人力物力而有效實現目標的科學手段。

    管理是處理人與事的藝術。

    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管理是要以有效的方法達到目的的具體行為。

    這就必然要求在實踐上設計一種行得通的解決辦法。

    這時,藝術就是達到某種所需要的具體結果的“訣竅”。

    因此,認為管理應該是一種行為的知識,即運用實際技巧的藝術。

    管理所要應對的主要是“人”和“事”,而人的思想、行為以及心理情緒差異萬千、難以捉摸,各種事物的形態、種類、關系等等變化無窮,所以管理是不能用固定不變的法則來應付千變萬化的“人”和“事”的。

    因此,在管理實踐中必須運用高超的藝術,才能激發組織成員的工作熱情、匯集眾人的才智、實現組織的共同目標。

    如何管理?

    鄧小平曾說“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就是說,抓住老鼠,多干實事,干好實事,這是有所為;無論貓是黑的還是白的,是會叫的還是不會叫的都不管它,這是有所不為。

    所以,在1989年那場政治風波后,鄧小平指出,如果這個時候開展理論問題的探討,比如對市場、計劃等問題的討論,不但不利于穩定,還會誤事。

    所以,這位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帶領著人們投身到治國安邦,實行改革的道路上來。

    不可否認,中國近30年發生的變化如此翻天腹地,面對這些變化,還有誰來爭論呢?

    同樣的道理,如果一個管理人員或者一位主管,有時是上級主管,有時是下面的決策者,有時時下屬,有時是執行者,所以管理人員就要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

    也許你可以與下屬一起吃個午飯,可以去參加一個party,但是一個主管與下屬一同發牢騷就不合適了。

    高明的管理者,必是有所為而又有所不為。

    人要怎么管?

    20世紀60年代,人群關系理論出現兩個基本思路:x理論與y理論。

    道格拉斯·麥格雷格(douglas    mcgregor,1906~1964)提出了x理論,其基本假設認為:

    人天生是不喜歡工作的,他們會盡可能逃避工作;

    多數人都不愿負責任,無雄心大志,必須受別人的指導;

    用強制、懲罰的辦法才能迫使他們為實現組織目標而工作。

    持x理論觀點的管理者,單純從經濟效益出發來管理和組織生產的各種元素--金錢、材料、設備和人員;注重于激勵員工、指揮與控制他們的行為、矯正其行為,以滿足組織的需要;認為員工對于組織需要都是被動和抵制的,需要加以說服、獎勵或懲罰。

    麥格雷格認為,科學管理與行政管理學派比較傾向于x理論,而人群關系理論則更接近于y理論。

    y理論主要有以下幾點假設:

    在體力和心理上努力工作,就像游戲和休息。

    人們生來并非不喜歡工作;

    外部控制和懲罰并非僅有的指揮工作、實現組織目標的途徑,人們能對所承諾目標的實施進行自我指導和控制;

    對于目標的承諾與對成就的獎勵密切有關,最顯著的獎勵是自我和自我實現需要的滿足,它會使人們朝著組織目標而努力;

    回避責任、缺乏雄心大志、追安求穩等,都不是與生俱來的特征,在適當情景下,人們會學會接受和尋求責任;

    人們都具有想像力和創造性,并能在現實中加以運用。

    持y理論觀點的管理者,除了從經濟效益來組織生產的各種元素--金錢、材料、設備和人員,還把注意力放在幫助員工認識和開發自身的各種能力;管理的基本任務是設計和安排各種組織條件與方法。

    y理論注重于幫助員工學會管理自己,而x理論則試圖對員工加以控制,這是兩種十分不同的管理思路。

    行為科學理論研究的問題范圍很廣泛,既包括個體的激勵、滿意,也涉及群體動力、領導行為,以及組織管理的一般問題。

    這些問題也成為管理心理學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何對主管提議?

    作家王蒙曾講過一個故事,說甲乙兩人在爭論。

    爭論的內容是,甲認為“四七二十七”;而乙認為,“四七二十八,四七明明等于二十八嘛!”

    兩個人爭得不相上下,面紅耳赤地爭到縣太爺那,求縣官大人給個說法。

    縣令給堅持“四七二十八”的乙的責罰是痛打他的屁股,而判定甲無罪。

    表面上看,縣太爺不追求真理,甚至荒謬至極。

    但細細品味才發現縣太爺倒頗有智慧,你哪來那么多的時間與精力和一個胡說八道的人爭論一個常識問題?

    難道你不應當挨板子嗎?

    所以,也許在公司中,當你想與你的主管提意見的時候,也許不爭論,而是將精力與時間投入到證明給他看的行動中,才是明智之選。

    或者當主管的你,當你的兩個員工在爭論各自的提議最好的時候,與其留時間給他們爭論,不如留下爭論的時間去證明他們各自的想法。

    如何對待夸夸其談的下屬?

    任何公司、企業都有這一類型的人,所有的領導對這種類型的下屬都不陌生。

    喜歡虛夸的人通常一開始能給人留下不錯的印象,讓領導對他們刮目相看,寄予厚望,認為他們富有積極性,并且有發展前途。

    但是這種人很快就會露出馬腳。

    所以領導者在聘用職員時,一定不要被他們的外表所迷惑,要認真觀察他們的言行舉止。

    領導不需要用嘴巴做事的人,需要的是有能力、能解決問題的人。

    任何一個冷靜慎重的領導都不愿任用這種類型的職員。

    當然有些特殊的職位需要任用好口才的人,但是領導者在考慮口才的同時,也要考慮一下職員的雙手。

    一個汽車公司新招聘了一批年輕的員工,在面試的過程中,所有參與的領導都對其中一個年輕的小伙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整個過程中,口若懸河,講任何事情都頭頭是道,其他的人和他相比,一個個顯得很沉默。

    可是在使用期結束的時候,所有的領導對他都很失望,因為他對所有別人安排給他的工作,都不屑于動手干,認為都是一些小事情,對他來說,是大材小用。

    部門經理每天晚上都要給各經理人發出通告,一次讓這個年輕人幫他封信封。

    “我不封,”這個年輕人反抗說,“公司不是請我來封信封的。”

    他的態度讓部門經理很生氣,“如果你覺得這事太卑下的話,你就不用在這做事了。”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呈贡县| 台山市| 彭阳县| 中江县| 马关县| 罗源县| 鄂温| 灵山县| 盖州市| 兴山县| 陇西县| 故城县| 鹤峰县| 岳阳县| 喀什市| 沙雅县| 朝阳市| 饶阳县| 藁城市| 昌宁县| 常德市| 新巴尔虎右旗| 南昌市| 隆子县| 满洲里市| 淅川县| 常熟市| 固安县| 津市市| 清原| 顺义区| 稷山县| 丰都县| 肥乡县| 梁河县| 汶上县| 资源县| 岳阳市| 乐至县| 梅河口市| 崇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