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 相較于在西市刑場觀刑的南京百姓,紫禁城中的朱慈烺顯然有更為重要的事情要做。 多鐸率領大軍返回北直隸。阿濟格在九宮山絞殺李自成之后也退回了陜西。種種跡象表明滿清并不想在這個寒冬和大明展開決戰。 道理嘛很簡單,冬天打仗成本太高了。 便說阿濟格統領的大軍,十幾萬人一天人吃馬嚼耗費甚巨,若是斷了補給,是極為可怕的。從陜西運糧到湖廣是不現實的,且不說以目前的情況整個陜西都湊不出這么多糧食,便是能勉強湊出,從陜西運到湖廣,漫長的距離也會讓糧食損耗嚴重。要知道陸路運糧比水路運糧損耗嚴重的多,偏偏從陜西往湖廣運糧只能走陸路。 至于搶糧就更不現實了。冬天可是沒有太多地方搶掠糧食,大明只要堅持堅壁清野的策略,十幾萬清軍就可能活活餓死。 至于回師的多鐸部清軍,更多程度上是為了趕走高杰。 高杰在河南、北直隸攪得天翻地覆,滿清在這兩省的統治遭到了極大的威脅。 多爾袞是個極為保守的人,他肯定不會冒著老巢被端的風險任由多鐸在外面劫掠。 綜合考量下來,朱慈烺認為滿清肯定是想等過完這個年最好是開春后再做進一步的打算。 如今山西、陜西、河南、北直隸連成一片,隨著統治地區的增加一個嚴峻的問題擺在了多爾袞的面前。 那就是如何養活這么多軍隊。要知道清軍現在不光是八旗軍,還有吳三桂、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部的藩兵,以及各地投降整塊編制的綠營軍。 全部軍隊加在一起有幾十萬人,光靠存糧肯定支撐不了多久,即便是勒緊褲腰帶并依靠晉商的關系籌買糧食也最多就能撐個半年。 這就意味著多爾袞必須要打下湖廣或者山東其一,以解決幾十萬軍隊吃飯的問題。 從這個角度分析,滿清和大明之間必有一戰,且很可能就在來年開春之后。等到開春運河解凍,至少滿清在攻打山東時可以依靠運河運送軍糧,以減少損耗。 朱慈烺要做的就是未雨綢繆,提前布置好千里防務。 ......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