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火耗養廉-《海上升明帝》
第(3/3)頁
“孤之前對官兵將士們的糧餉增加了,對官吏們也肯定要提高些收入,一步步來。”
但一切前提,還是得財政規范,收入穩定先,否則都是巧婦難做無米之炊。
“孤也清楚,官員們都有例銀,灰色收入嘛,一個總督甚至一年能拿到二十萬兩例銀,一個知縣也有幾千兩,這筆銀錢有很大部份就是來自火耗銀,也有不少最后又成了辦公費用,所以孤現在把這火耗歸公后,也還是會照顧實際情況的。”
“軍隊的軍官們都會有相應數量親丁名糧,以補貼俸祿充做公用等,所以地方官員們,孤也打算用火耗銀拔出一部份,充做專門的養廉銀。暫定總督每年兩萬兩,巡撫一年一萬兩,行省三司使每年八千兩,道員五千兩,知府四千兩,知縣兩千兩,同知一千兩,通判五百兩·····”
這個養廉銀,主要是給地方主官,和佐貮官員,從兩萬兩到二百兩,這個數字,其實是朱以海根據他收集到的地方官員們能拿到的例規數字,大抵平均后打了個一折。
比如總督能拿二十萬兩例規銀,朱以海給兩萬兩。而一個知縣大約能拿幾千上萬兩,所以保底兩千。
相比起他們本來的薪俸,這筆養廉銀數目很大,甚至是許多倍。但另一方面,官員們以往通過自己的手段,形成潛規則,能拿到更多的銀子,但這筆銀子來源不規范,使用也不規范。
朱以海現在從源頭上堵住,比如重要的火耗銀歸公,然后使用這塊也規范,直接按品級、職位給他們養廉銀,且規定這筆銀子雖是發給官員的,但也是帶有公用銀性質的。
以前官員自己拿銀子,拿多拿少全看個人。現在朱以海要求朝廷來收這筆火耗和管理發放,一切有標準可依可查。
這年頭誰都想當官,有官就有權,有權就能發財。
尤其是到江南富裕地方當官,當一任知府,都能撈上十萬兩銀子,甚至有的知縣當三年,都能撈十萬。
真是窮了朝廷富了官員,苦了百姓便宜了士紳。
這種局面再不想法改變,誰也救不了大明朝。
朱以海寧愿自己給總督兩萬兩銀子,也不愿意他們直接從地方拿二十萬兩,畢竟這銀子終究都是從百姓手里壓榨出來的,明著好像沒從朝廷庫里拿,但仍然害的是民,損的是國家權威,最終還是他這監國來擔這天下百姓罵聲。
大明朝已經從內到外都爛透爛到根了,朱以海現在就是個修房子的糊裱匠,盡量的修補,讓他先不至于塌了。
“殿下,是否先回紹興行在?”
“不,孤要親自坐鎮嚴州盯著,一定要把嚴州這個典型抓好,做出榜樣來,以便今后各地推行。”朱以海堅決道,現在他要是走了,他嚴重懷疑這事會虎頭蛇尾甚至無疾而終,所以他必須盯著。
“把復興報的幾位編輯全召來,孤要求他們對嚴州的改革,進行全方面的特輯報道,詳細的把各方面的問題都刊載出來,要讓天下人都知道孤的決心,和改革的進程,把嚴州做為一個好好的榜樣,讓各地有樣可依!”
第(3/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壁市|
乌鲁木齐市|
辰溪县|
广德县|
凌海市|
黄陵县|
宁津县|
通辽市|
广元市|
文化|
忻城县|
五常市|
祁阳县|
和田市|
梅河口市|
即墨市|
龙山县|
田阳县|
花莲县|
安泽县|
盖州市|
诸城市|
宾阳县|
京山县|
滦平县|
石门县|
嘉黎县|
壤塘县|
田林县|
新田县|
项城市|
友谊县|
马鞍山市|
龙岩市|
德惠市|
黑山县|
新龙县|
沛县|
垣曲县|
惠州市|
青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