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有一千雙手,就有一千種味道。 華夏烹飪無比神秘,難以復制。 從深山到鬧市,廚藝的傳授仍然遵循口耳相傳,心領神會的傳統方式。 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師徒的心訣,食客的領悟,美味的每一個瞬間,無不用心創造。 大多數美食,都是不同食材組合碰撞產生的裂變性奇觀。 若以人情世故來看食材的相逢,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 人類的活動,促成了食物的相聚。 食物的離合,也在調動著人類的聚散。 西方人稱作“命運”,華夏人叫它“緣分”。 楊帆來的地方,是江淮省。 現在是徽州油菜籽成熟的季節,而油菜籽是當地食用油的制作原料。 有了油菜籽榨出的食用油,可以保證當地人們的廚房一整年出產美味。 中式烹飪,油是鍋具和食物之間的媒介。 熱力作用,產生出奇妙而豐富的烹飪方式,植物油脂比動物油脂更易獲得,而且健康。 這個秘密的發現,使人類的烹飪史前進了一大步。 美味的前世,是如畫的美景。 楊帆跟攝制組進村,跟拍村里唯一的油坊主。 油坊的勞作,決定全村人的口福。 國人相信,萬事順遂,是因為祖先的庇佑。 第一天清晨,雨水的濕氣漸漸蒸發,接下來是連續的晴天,收割菜籽的最好時機。 數天充足的陽光,使莢殼干燥變脆,脫粒變得輕而易舉。 菜籽色澤黝黑發亮,顆粒圓潤飽滿,不摻任何雜質,說明它們的植物生涯已經結束,接下來它要開始一段奇幻的旅行。 油坊開榨,榨油工來自附近的村莊。 工作期間每天的午餐由老板娘負責,炒籽是第一步,高溫破壞菜籽的細胞結構,降低蛋白質對油脂的吸附力,使油脂分離變得容易,隨著菜籽爆裂的響聲,香味開始漸漸彌漫整個村莊。 菜籽油有獨特的刺激性氣味,有些人聞不慣,徽州人卻甘之若飴。 徽州臭豆腐,用菜籽油煎,才能產生聞有徽臭,入口異香的奇特效果。 制坯暗藏玄機,磨碎的菜籽,蒸汽熏蒸,水分和溫度的控制全憑經驗。 坯餅壓得是否厚薄均勻,直接影響出油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