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易歡輕描淡寫的道:“諸位皆可品嘗一番,紅薯的味道如何?!? “待會兒,本縣男就領著大家去證實一下,紅薯此物究竟如何?!? “師傅當得起萬福大唐之物。” 剎那間。 眾人的目標轉向了桌子上的紅薯美食。 宴席完畢。 天下第一樓里涌出來了浩浩蕩蕩的人群,并且外面早有無數的牛車等候。 車夫全是桃花源的村民。 房玄齡看了李易歡一眼。 皇子,你這是早有準備??! 一群人,乘坐牛車,排成一天長龍,成為了整個長安街最靚麗的一道風景線。 一個時辰后。 眾人來到了萬年縣,桃花源村。 進入村里,牛車隊伍向后山進發。 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趴在地上,翠翠綠綠的紅薯地。 紅薯地旁邊,無數的農戶似乎等候已久。 在一片紅薯地前,李易歡跳下牛車,一指道:“諸位大人,這里就是紅薯地了。” 眾人從牛車上下來,一個個如同好奇寶寶,彎著腰去研究紅薯究竟為何物。 李易歡介紹道:“紅薯,乃是一年生草本植物,上面的莖葉皆可食用,可以拌面蒸食,葉子熱水炒熟涼拌,更加可口?!? “紅薯的果實在地下生長,為圓形、橢圓等形狀,土壤松軟,紅薯就會更加圓潤一些。土壤堅硬,紅薯受擠壓變形,賣相就會難看一點?!? 眾人仔細聽著李易歡概述簡單的紅薯常識。 所有人心中都明白,紅薯此物必然由大唐日報為萬民所知。 屆時,他們都是大唐的功臣。 自古民以食為天。 一個畝產令人的新式作物,所立下的功勞何其恐怖? 原本,李易歡可以以個人名義,將紅薯進獻朝廷,一個人獨享功勞,其封賞也就更加豐厚。 可是,顧問大人為了大唐日報竟然做出如此無私之舉,著實令人佩服啊。 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 李易歡不是不想獨吞功勞,實在是紅薯之物的功勞,一個人吃下去怕是會被撐死。 如果,紅薯能夠助大唐日報名揚天下,那也是物盡其用。 以后,大唐日報所帶來的好處比紅薯更甚。 不過,究竟紅薯產量如何,眾人心中仍舊存有疑慮。 “村民們,把地里的紅薯挖出來,看看今年的收成如何。” 李易歡一聲令下。 桃花源的村民就開始掄起鋤頭行動起來。 大唐日報的官員今日是長了見識,簡單村民們將碩大的紅薯從地里刨出來。 有人手癢難耐,直接一捋袖子,蹲下去就刨。 更多人的有樣學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