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服裝行業現在還是個妥妥的藍海市場。 什么叫做藍海市場? 藍海市場其實說白了,就是賣方市場。 只要是有東西,就不愁賣不出去! 這對于做生意的人,特別是商品的流通源頭來說,無疑是夢寐以求的環境。但是對于消費者以及位于供應鏈中間的銷售商來說,并不見得怎么美妙。 就拿服裝來說,當下隨著社會經濟日漸提升,人們對衣食住行的消費需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樣化。 可是國內的服裝產業設計能力和產能其實都有限的很,很多的時候,往往消費者并沒有什么屬于自己的選擇權。基本上,都是商店里有什么他們買什么,而不是像十幾年之后那樣,只需要躺在沙發上擺弄一下手機,便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去在各大的網銷平臺上選擇自己喜歡的服裝。 而作為銷售商,其實就更是這樣。 受到當下物流成本的限制,像李陽想在綏城開個服裝超市,那么拿貨的地方就只能選擇天城這邊的服裝批發市場。 他倒是知道目前全國最大的服裝生產加工和集散地是武漢,在那里可以拿到全國最全的版型,以及最低的服裝進貨價,可是這有用么? 沒什么卵用! 為啥這么說? 從武漢到綏城,需要付出漫長的物流時間和高昂的運費! 按照當下的物流價格,一百件外衣打的一個大包,需要從武漢發貨到北京,再從北京中轉到沈陽,再從沈陽中轉到天城市,最后再從天城中轉發到綏城,運費就要差不多六百塊錢。 而這個物流路程需要走多久? 十五天! 不開玩笑的說,有的時候像春秋款這種在北方應季比較短的衣服從武漢發到了地方,基本上都已經過季了。 所以李陽想要把這個服裝超市開起來,根本離不開天城服裝批發大市場的支持。 如果這邊的進貨價和進貨政策談不下來,可不光是說著第一批拿貨自己手里的資金不夠。多花個二十三十萬鋪貨,坐擁印刷廠和美好食品廠這兩個盈利不錯的買賣,李陽怎么都能擠出來。但是服裝行業是個快銷行業,講究的是一個走量,要是在開業之初就搞不定這些供貨商,那以后多花出去的成本,可就不是十幾二十萬的事兒了。 做生意看起來很難,這里那里都是講究,但其實萬變不離其宗,說白了就是一個成本和利潤的關系。 只有成本足夠低,利潤足夠高,這買賣才能做好,做長遠。 跟著祖美蘭從那家叫做萊恩珀萊雅的服裝批發行出來,李陽二人又走了幾家規模比較大,而且還沒下班的批發行。 按照此前對那老板娘一樣的套路擺明了自己就是大客戶,想要在開業的時候鋪一筆大貨之后,他便邀請了這些批發行能說的上話的老板或者負責人一起吃晚飯。 到了七點鐘,貨站收貨的封車,大市場整個關了門,一共七家批發行的老板就聚集在了批發行門前。 接到了李陽電話,剛剛在酒店里面歇了一會兒的張克明已經開車等待在了那里。 看到李陽的那臺五代雅閣座駕,在場的老板們都暗暗的打起了精神。 這年頭開服裝店開好的他們見過,可是開著三四十萬的小汽車過來拿貨的主顧,李陽這可還真是頭一份兒! 見到自己邀請的所有批發行老板都到了,李陽呵呵一笑,走到了眾人的身前。 “各位老板,老板娘,地方我已經選好了,就在前面街角那家盛隆大酒店。店面我看著不錯,就是不知道那邊的檔次怎么樣,我這第一次來這邊,要是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你們可得多擔待點兒。” “哎!李老板這說的是哪里話!” 眼見著李陽定了個檔次這么高的酒店,最開始那個萊恩批發行的老板娘笑吟吟的擺了擺手,“那家酒店挺好的,京城來的大師傅,我們家開業就是在那辦置的。環境優雅,菜飯也沒的說。” “那就成,那既然這樣,咱們這就去飯店里說。這距離也不遠,我先走一步到那面把酒水點了,就怠慢一下幾位,走一段過去。我在門口等著各位。” "成成成,李老板您先去。我們隨后就到。" 很明顯,對于辦事滴水不漏,場面話說全的李陽,幾位老板再次高看了他一眼。熱情的讓李陽先去安排,將他送上了車之后,幾個老板互相看了一眼。 不過和面對李陽時候的熱情不同,在看彼此的時候,他們臉上的表情,就立刻疏遠冷淡了下來。 同行......是冤家。 特別是服裝行里面的同行,那真是妥妥兒的冤家。 為什么這么說? 其實也好笑。 柳街這邊當下的服裝廠,雖然具備了很強的加工能力,但是沒有任何一家,有自己獨立的設計能力。 所有的批發行,有一家算一家,基本上用的都是武漢那面的版型。他們有專門的打版師傅在漢正街那面蹲著,遇到好的服裝版型直接買下來成衣,按照成衣扒出來服裝版型,然后發回到柳街這邊進行仿制。 這還算是比較有實力的,那些更小一點的服裝廠,干脆連武漢都不去,直接就盯著同行。同行有哪款衣服上了新,看起來樣子版型不錯,他們直接想辦法搞過去就照這樣子扒下來,拿廠里直接仿制。 這種山寨,幾乎貫穿了整個柳街的發展歷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