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隨著李陽的剖析,劉奎峰的表情凝重了起來。 感受到這位副省長的身上散發出了一種莫名的壓力,李陽不敢說下去了。 可見他又在關鍵處停下,劉奎峰直接厲聲催促道:“繼續說!” “劉副省長,你應該已經明白了,這是階層之前的差異。當一個管理者站在上一個階層上,去對待下一個階層上的人。那么下一個階層中的人哪怕稍微的觸犯規則,都會被他視為是一種妨礙和冒犯。這就直接造成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的隔閡.......” “你說的不用這么客氣!這不就是階級對立?” 注意到李陽的語氣有點虛,劉奎峰揮了揮手,毫不客氣的給了一個更加準確貼切的名詞。 周圍,聽到劉奎峰和李陽二人的這一番談話,一些隨行人員已經暗暗在吞口水了。 這個話題,聊得太深了。 能在劉奎峰這種領導身邊的,都不是什么小透明。 眾人哪里還不知道,在不知不覺中,李陽說的已經不僅僅是森工建材廠的問題了。 而是直接切入了省內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痛點——尾大不掉的大國企體制! 而恰恰,這一點是省內所有官員目前都不敢直接面對的問題。 省內的工業底子太大,要是全部放開投入市場經濟體制,造成的動蕩就太厲害了。但是不全部開放,經濟體制改革工作就無從談起。 此時此刻,所有人都噤若寒蟬,只是豎起耳朵恨不得將劉奎峰接下來的每一句話都收集起來。以便揣測接下來一段時間,這個主管經濟體制個改革的副省長會做出什么樣的舉措。 而處于風暴中心的李陽,則是苦笑著點了點頭。 特么的,明明這么小心,最后還是不小心說出來了啊。 也罷。 既然說了,那就不如直接說個痛快! 萬一自己今天和劉奎峰的交談,會對家鄉的未來起到正面的影響呢? 想定了這點,李陽豁了出去! “劉副省長這么說也行。剛才您問了,我們綏遠建材廠為什么能煥發出活力,其實這很簡單。” “我們綏遠建材廠是個盈虧自負的私營企業,我這個當總經理的想的是如何的賺錢,把我們整個廠的盈利搞上去。所以按照這個核心的追求,我會去想怎么升級我的技術,怎么去研發更多的盈利產品,去尋找更多的客戶占領更大的市場份額。 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我的員工們在想什么呢? 管理層在想如何能夠完成我給他們定下的目標,技術人員在想如何保證工廠的技術設備照常運行,基層的車間職工在想如何能夠干出更多的計件。 他們雖然做的和我是不同的事情,但是我們的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創造更多的價值,努力變成比昨天更好。” “劉副省長,一個企業也好,一個省也好,一個國家也好。當他從上到下都有一個清晰的目標,每一個階層都能各司其職,為了同一個目標做著一樣的努力時,您說........它怎么能夠沒有活力呢?” 面對李陽的反問,劉奎峰愣住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