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曹秀與荀彧的一番辯論落下帷幕,結果出乎了大部分人的預料,荀彧抱著一本《董仲舒語錄》居然被曹秀辯得啞口無言。 倒不是曹秀說了什么驚世駭俗之言,只是曹秀的一番言論,恰好切中了董仲舒“天之變歲之分”的缺口,一時之間讓荀彧不知該如何反駁。 這就好比你和一個人比武,人家招招找你破綻,你拿什么跟人打? 況且荀彧深陷對漢室的熱枕,以至于他忘記了這天下始終是百姓的天下,而非“皇室”的天下。 董仲舒的“天人三問”也只是以皇權為中心,而并未以百姓臣民為基點,故后世之君在以儒家治國之時總會多少偏離一點他的方針。 貪官是必然要抓的,反貪這項光榮而偉大的任務落在了曹秀身上,荀彧無話可說,自是不能反駁。 就在眾人以為此時就如此塵埃落定之際,一直未曾開腔的曹丕忽的站了出來,如今已十八歲的他已然一米八幾,雄壯的個子比曹操也高出了半個腦袋。 越長大越看似忠厚淳樸的他先是朝著曹操躬身見禮,而后這才懇切道:“父親,兒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眾人聞聲皆是一怔,顯然都沒想到曹丕會在此時站出來。 畢竟剛剛曹操的話已經說得很清楚,無論董仲舒的“天之變歲之分”到底有多權威,也無論曹操肅清貪腐這件事會引起多大的波瀾,曹操都依然會這么去做,他下定了決心,勢必要改變現有的官僚體系,官場制度。 學識淵博如荀彧都被曹秀辯得啞口無言,你曹丕不過及冠之年,難道還能比荀彧更博古通今?學富五車? 荀彧微微側眼,用眼角余光瞥了他一眼,臉上早已恢復了初時的波瀾不驚。 他雖不知曹丕此時站出來究竟何意,但他知道,曹丕此時出言,斷然不是為了附和自己。 果然,當曹操抬手示意曹丕有話就說之后,曹丕立時開始了他的表演。 “兒這些年在府中跟隨父親左右,看了許多,聽了許多,每日見得父親為這些瑣碎操勞,兒便自責不能為父親分憂。” “兒想請父親將此事交于兒,讓兒也有機會為父親分憂解難,借此也也好讓兒有歷練之機。” 曹操剛剛將肅清貪腐的任務交給了曹秀,這是眾人都看見的。 可曹丕此時兩句話,卻是要主動爭取一下這個任務,言辭懇切,形容真誠,頗為孝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