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整個開幕式里,最大的重頭戲就是幾個拿了菲爾茲獎、沃爾夫數學獎、阿貝爾獎的數學大牛們的發言。 較之國內學者們動輒半小時的長篇大論,他們每人說的話不過三五分鐘,實在非常簡潔,與之相對的就是沒太多的內容,不外乎是簡單地總結兩句imo的歷史,祝愿一下考生們考出好成績, 為imo的未來添磚加瓦等等,并沒太多的新意。 唯獨是一個奧地利的菲獎得主馬丁教授提及了幾句讓秦克頗有觸動的話: “我很欣賞這屆imo的改革,它在創新的方向上作了很大的努力。數學是一個有趣的思維游戲,因為它總能不斷地推陳出新,你永遠都能找到‘創造’的快樂,哪怕是非常簡的理論,但當你從高層次俯瞰時,你依然能發現不一樣的數學美學、有不一樣的收獲。” “我研究的方向主要是隨機偏微分方程理論,不過近兩年來,我受邀協助祖國修訂中學生的教材,我曾試圖找到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它能幫忙中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學習數學……” 馬丁教授的話同樣只有三分鐘左右,但給秦克極大的觸動,因為這與他最近所思所想不謀而合,也給了他一定的啟發。 因為這兩天來他閑下來一直在鉆研s級知識《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的探究與詳解(前篇)、(中篇)》,每看一篇,心里就有新的體會與感悟。 最大的感悟就是思維方式的變化,“前篇”“中篇”之所以復雜難懂,除了很多理論非常深奧、需要極高的數學等級、物理等級外,也是因為它的層次站得非常高,它的思維模式并不局限于某一學科某一個方向,而是直接從理論科學與實用科學相結合的更高層次,統籌融合這些學科知識, 將理論轉化為實踐。 秦克再次審視自己的“理論成果”,無論是寫過的幾篇論文,還是他和寧青筠編寫的那套《小貓檸檬與小狗克克的奇妙數學之旅(初一篇)》,以及給寧青筠特訓、給奧數集訓隊上課時所闡述的“奧數新體系知識體系”,最大的亮點其實就在于,思維方式比知識點的層次更高,才使得他的理論成果更顯得高效、化難為易。 那自己那套奧數理論體系,能不能再優化再提升呢? 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從思維方式上進行革新,以更高的視野來統合奧數知識,將之形成一套全新的、更科學、更有簡潔的理論。 不過秦克目前的奧數水平已達到了世界所有高中生所能達到的巔峰,換而言之,也是到了一個瓶頸期,想有寸步談何容易? 直到開幕式結束,秦克還沉浸在這樣的思考中,卻一時間沒什么靈感與突破,只得暫且放棄,打算賽后再研究。 通過安檢和證件檢驗后,在考場門口與寧青筠、王昌艾等四個隊員逐一擊掌后,秦克步入了自己的考室 每屆imo的考場布置由舉辦地點負責,這屆自然是奧斯陸大學來安排。秦克的運氣不錯, 居然被安排到一個環境古樸典雅的禮堂里考試。 禮堂極大, 能坐近兩百個考生, 秦克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面已備上了一小包餅干、一塊巧克力和一小瓶礦泉水,量都不大,是舉辦方為了考生們在長達五小時的考試中臨時補充養分,又不用頻繁跑衛生間而準備的。 四周的考生有些很新鮮地翻看著這些餅干巧克力,一看就是初次參賽的萌新;也有些無動于衷,淡定地翻看著攜帶的參考資料,應該是去年參加過賽事的老鳥。 據鄧弘國說,這屆米國隊里的那個叫希爾的亞裔,是前年的金牌、去年的冠軍,因為去年時他在最后一道大題采用了兩種不同、極有創意的新方法解出來,受到了評委組的一致認可,特意將他劃定為冠軍。 鄧弘國將之視為秦克和寧青筠的勁敵。 巧合的是,秦克一眼就認出了這個希爾,就坐在他前面三排的位置。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