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輿論先行-《朕不吃這一套》
第(1/3)頁
整理完資料,其他人退下。朱厚照把唐寅留下來,討論大明時報下一期的選題。
朱厚照把一封奏折給了唐寅、
這是云南布政司上的一份奏折,內容是一隊商旅半路上遇到土匪,別的人都逃跑了,只剩下三個小腳女人,因為跑不快,被土匪擄去。
纏足之風的起源,比較公認的是起源于北宋,盛行于南宋。原代的時候沒有禁止,到了明朝,一直延續下來。
宋代的時候,纏足比較流行于上層社會。到了明朝,這個陋習開始向中下沉層社會滲透。如今越來越多的下層社會女子,也開始纏足。
對于這個惡習,朱厚照深惡痛絕。
“纏足改變了女子走路的步態和風采,走起路來拘謹纖婉,搖搖欲倒,讓人產生可憐之心。正是這種可憐之心,讓那些士大夫們覺得自己優越。”
“這些人,在外敵面前當縮頭烏龜,就反過來殘害同胞女子,尋找自信。跟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如出一轍,都是病態、變態。”
唐寅也是個反纏足者,一聽朱厚照這樣說,大有知音之感。
“皇上所言極是,女童幾歲纏足,痛苦不堪,呼號慘叫,最為摧殘人性。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殘害,明顯有違圣人之道。”
“程朱理學鼓吹存天理,滅人欲。卻提倡纏足,分明違背天理。鼓吹滅人欲,卻又私心膨脹,以殘害女子為樂。一個個滿口仁義道德,一肚子男盜女娼,都是偽君子。”
“唐寅所言極是,纏足女子,行動不便。別說走路,在家里勞作都不方便。士大夫家的女人,有下人伺候,可以不在乎纏足。但是百姓家的女子,每日紡織作飯,生養兒女,誰來伺候她們?”
“遇有外敵入侵,盜賊土匪,水火之災,如何逃難?或者等死,或者被辱。文人士大夫這些偽君子,當真該殺。”
“要說纏足為美,更是荒謬。西施王嬙、貂蟬玉環,都是絕世美女,哪個纏足了?可曾聽說過哪個纏足女子是美人?”
“皇上,大明時報下一期,就開始抨擊纏足陋習如何?”
“可以。不過,抨擊要有理有據,叫人無可辯駁。”
“那是當然。其一,從理上批駁。一是違反圣人之道,二是與存天理滅人欲背道而馳。”
這是理論上的根據。
“其二,纏足弊端太多。殘害女子,行動不便,遇到災難時,無力逃避。”
“其三,喜歡纏足者,多是偽君子,變態、病態之人。”
“其是,正如皇上所說,四大美人無一人纏足,纏足并不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永昌县|
讷河市|
滁州市|
岑溪市|
宜良县|
榆中县|
青河县|
宜春市|
昌吉市|
张家口市|
襄城县|
永寿县|
叶城县|
永嘉县|
宜春市|
二连浩特市|
库车县|
红河县|
湖口县|
福安市|
武汉市|
临安市|
中超|
双鸭山市|
全椒县|
甘肃省|
梅河口市|
竹北市|
揭西县|
新郑市|
沁水县|
余庆县|
扬中市|
子长县|
柳河县|
武宣县|
衡南县|
恩平市|
华池县|
石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