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華夷之辨(下)-《三國幼麟傳》
第(2/3)頁
姜維迎風稍稍理了理思路,開口道:
“昔日周室勢弱,夷狄四起,摧毀宗周,平王被迫東遷洛邑;及至秦興,乃修長城以為御;漢初國力交困,高祖被圍白登,不得不以和親請和;及至武帝時期,國力強盛,使霍驃騎北卻匈奴,封狼居胥,終打出我華夏赫赫威名,可千年傳頌!但后漢后戚宦官輪流干政,國勢頹唐,官吏腐敗,羌人邊患再起。自羌叛十余年間,兵連師老,不暫寧息,軍旅之費,轉運委輸,用二百四十余億,府帑空竭,延及內郡,邊民死者,不可勝數,并涼二州,遂至虛耗。”
他說著說著,漸漸變了顏色。
“再后來的諸侯并起,與羌亂虛耗朝廷國庫有重大關系。巨師,當此可知,我華夏之生死存亡,與周圍蠻夷戎狄之興衰盛亡正是息息相關也。你休看曹魏平定東胡如殺雞屠狗,我大漢蕩平西羌如探囊取物,其實這只是表象,實則不可持久也。”
龐宏皺眉問道:“表象一說又是何解?”
姜維解釋道:“莫急,且聽我細細道來。昔日先王治理九州,分王畿近地和邊遠地區。先王知道夷狄性情不同,難以用道德駕馭,所以將他們遠遠地排斥在華夏之外,減少他們的貢賦,僅僅同他們約盟而已。所以三代開疆闊土,國祚綿延。但說句誅心之語,前漢、后漢、乃至如今曹魏御戎之方,與先王之治背道而馳,從根本上就是錯誤的。”
龐宏正色道:“正要請教。”
“前漢時,先零羌侵犯邊境,將軍趙充國將先零羌遷到內地;后漢時,燒當羌入侵,馬文淵(馬援)將燒當遷到三輔。朝廷貪圖暫時能夠獲得安定,相信羌人能夠被馴服,計算著每天花費的權宜之計,忘記了治理世事的長遠謀略。這難道是察知精微的人所做的事情嗎?更有甚者,曹魏怕主公做大,強遷漢中、武都羌氐人至關中、隴西一帶。他們都忘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祖訓。”
“君不見,董卓作亂、諸侯并起以來,關中、隴西的漢人十不存一,而異族胡人越遷越多,已是尾大不掉,漢羌之間的摩擦、矛盾亦越演越烈,指不定什么時候就演化成星火燎原之勢。如今魏國因雄主在位,將士又皆身經百戰,故而尚能勉強彈壓住這些不服王化的夷狄。但如今三國之間征伐不止,我漢人內耗越是厲害,羌胡越是得勢,此消彼長之下,試問百年后的中原、關中、河北大地,便一定還是我漢家之天下嗎?”
這一番話高屋建瓴,擲地有聲,龐宏聽罷,沉思半晌,晨風微涼,他卻涌出一身淋漓大汗。
此時的他早已換上一副討教的神色,凝神問道:“那依伯約之見,面對如此局面,我等華夏后裔又當如何應對?”
姜維目視東方,負手而立,緩緩道:
“我等所能做者,就在最短的時間內統一宇內,徹底消弭內亂。借漢室之威,對內振奮人心,保全漢人百姓;對外高舉尊王攘夷旗號,漢化夷狄。”
“敢問如何行尊王攘夷,如何漢化夷狄?”
“尊王攘夷乃是春秋時管仲首倡導,尊王攘夷之道,強調的是保衛先進的華夏文化以求發展,反對的是屈從于夷狄習俗而倒退茍安。孟子曰: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于夷者也。我等身為華夏后裔,要做的不僅僅是消滅不順從的羌胡之肉身,還要感召順從者之精神。”
說到這兒,姜維轉過身來,目光漸漸陰冷。
“巨師,你要記住,三皇五帝以來,我華夏先民以武力開道,討伐不臣;以禮樂其后,征服其心,故而我華夏才能成為王道之代表,我等后人才能成為這片土地的主宰,盡得其膏腴。你我既為華夏后裔,為長久計,為子孫計,便當效法三代先王、先賢管仲之做法,順我之胡可昌,逆我者實在用不著客氣,須將之從肉身到精神絕對消滅。”
龐宏聞言,默然不語。
他一邊在努力梳理、消化姜維方才的言論,一邊大感驚撼。因為在他心中,姜維一直是個十分和氣之人,卻不知為何他對夷狄有著這般深仇大恨。
但兩世為人的姜維卻是再明白不過了,距此百年之后,身為華夏苗裔的漢人式微,再也無人可以彈壓遍布中原內外的夷狄胡人了。
五胡之亂,漢人之煉獄,正式拉開篇章。
于是乎,恒代而北,盡為丘墟;崤潼已西,煙火斷絕;齊方全趙,死于亂麻;民生耗減,且將大半。漢人人皆相食、白骨遍野、千里無煙爨之氣,華夏無冠帶之人。
在夷狄眼中,漢人老瘦男子謂之‘饒把火’,漢人婦人少艾者,名為‘不羨羊’,漢人小兒呼為‘和骨爛’,又統稱為‘兩腳羊’。
這就是夷狄對待華夏苗裔的方式。
昔日有人問孔子:以德報怨,何如?
孔子回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他的回單簡單粗暴,就是有仇報仇,有恩報恩。
夷狄無德、無信、無禮,如豺狼野獸一般,師出無名,背信棄義。在姜維看來,對付這樣的敵人,孔子應對之言深得其中三昧。
漢人的苦難屈辱還不僅于此。
魏晉南邊朝之后,隋唐一統天下,締造盛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崇礼县|
安宁市|
民乐县|
大悟县|
新乐市|
平泉县|
新巴尔虎左旗|
祁东县|
中江县|
临潭县|
合江县|
周口市|
从化市|
武清区|
富平县|
青州市|
大埔县|
调兵山市|
宁陕县|
隆安县|
玉龙|
布拖县|
会同县|
扎鲁特旗|
哈尔滨市|
来宾市|
磴口县|
湾仔区|
大竹县|
沁源县|
江都市|
武山县|
昌吉市|
青海省|
望都县|
揭阳市|
东兰县|
翁牛特旗|
靖安县|
平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