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每打出一張卡,就得啰哩巴嗦講解半天,把這張卡的效果介紹得無比詳細,生怕對手聽不懂…… 大家又不瞎,看得見你召喚了什么怪獸,用了什么魔法卡與陷阱卡,有必要這么啰嗦嗎? 當然,這是之前的想法。 作為觀眾,顧淼之前覺得主角配角的“說明性”臺詞太啰嗦,完全沒有必要。 可當他成了導演,或者說動畫制作人后,他才發現,原來這些“說明性”臺詞居然這么重要。 這哪是臺詞啊! 這分明就是上手教程,手把手教你怎么打牌。你以為武藤游戲每次出牌后,啰哩巴嗦介紹一大堆,全是說給對手聽的嗎? no! 這些臺詞,這些卡牌介紹,全是說給漫畫讀者、動畫觀眾們聽的。 試想一下…… 如果主角配角,全都沒有這些“說明講解”臺詞,光顧著說垃圾話,那新入坑的觀眾是不是看得一頭霧水? 發生什么事了? 為什么主角用了這張卡,瞬間局勢就反轉了?為什么好端端的,海馬臉色這么難看? 看不懂啊! 為了避免發生這種情況,那就必須給主角、配角加入大量說明講解臺詞。爭取讓觀眾們理解,每一張卡的具體效果。 所以顧淼才會讓南桐修改漫畫內容,在單行本漫畫里添加更多說明講解臺詞。 不過這樣一來…… 漫畫包括后續制作的動畫,就會產生一個很尷尬的效果。即所有登場人物,全都是“話嘮”。 “話嘮就話嘮吧。” 顧淼擺了擺手道:“臺詞多一些,頂多是配音演員受累,跟我這個導演又沒關系。” 南桐:“……” 好有道理,不愧是顧總! 為配音演員們默哀三秒鐘后,南桐旋即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決斗怪獸的具體規則和玩法,可以通過主角及配角的臺詞來進行講解說明。 可是…… 現在的決斗規則,好像還不夠完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