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最新網(wǎng)址: 《海綿寶寶》是一部抽象派動畫,通過抽象的思維和劇情來制造笑點。 假如你能跟上這種抽象思維,看懂劇情,那你就會收獲意想不到的快樂。 舉個例子。 派大星和海綿寶寶,經(jīng)常做出各種滑稽奇葩的走路姿勢,喊出各種古怪口號,就連章魚哥有時候也看不懂他倆。 電視機前的觀眾可能第一眼看上去,會在心里吐槽這什么奇葩姿勢和口號? 但當他們下意識模仿了一遍,突然Get到了抽象的真諦后,那就會眼前一亮,變得跟海綿寶寶、派大星一樣快樂了。 動畫的主旨便是如此。 能夠Get到《海綿寶寶》抽象中表達的快樂感,那就是這部動畫的目標受眾。 Get不到點? 那很遺憾,可能在別人眼里神中神的《海綿寶寶》動畫,在他眼里就會十分無趣且混亂。 這跟年齡層沒啥關系。 根據(jù)顧淼得到的消息顯示,動畫《海綿寶寶》登陸北美電視臺播出以來,觀眾既有兒童群體,也有近乎一半的成年觀眾。 戴夫說,有的人可能是沒有Get到動畫抽象背后蘊藏的笑點,所以并不覺得《海綿寶寶》很有趣,看了幾眼就放棄了。 而有的人Get到了動畫的趣味性,所以越看越來勁,甚至都舍不得離開電視機前。 這種情況,不分年齡。 即便是不愛看卡通片的成年人,Get到了《海綿寶寶》的趣味性,那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為海綿寶寶與派大星等角色的滑稽而捧腹大笑。 而反過來說…… 即便是最愛看卡通片的小孩子,假如Get不到趣味性,也會覺得《海綿寶寶》沒意思,不知道有什么好笑的? 彼之砒霜,吾之蜜糖! 這句話用在《海綿寶寶》動畫這里還是蠻貼切的,因為動畫的表現(xiàn)確實證明了,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這種風格的。 當然! 不喜歡的終究是少數(shù),大部分人都很喜歡《海綿寶寶》,甚至看得如癡如醉,頗有當年《貓和老鼠》橫空出世的模樣。 這個可愛的黃色海綿方塊,一經(jīng)播出便火爆全美,受到無數(shù)兒童及成年人的喜愛追捧。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