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好了,好了,不和你們瞎扯了,節目要開始了。” 與網友們聊了一會,陳凡收好了手機。 此時。 節目間現場,一眾演員,幕后人員,編導,技術人員……全部準備就緒。 當時間來到8點。 第二期《唐詩何止三百首》正式播出。 不同于第一期。 第一期最先上場的是陳凡。 但第二期,最先出現在大家鏡頭里的,卻是一位少年白發公子。 少年白發公子拿著拜貼,前往“顧況”的門下,希望能求得顧況推薦。 這也是唐朝一慣的風氣。 少年公子想高中,除了自身有文采之外,還得一些達官顯貴的推薦。 “白居易,哈哈哈哈……” 鏡頭里面,一位身居要職的官員看到這位少年公子的名字,一時哈哈大笑,然后說道:“少年啊,長安居,大不易。” 顯然。 白居易里面的名字居易,給了顧況開玩笑的機會。 當然。 說是開玩笑,但一半是玩笑,一半也是現實。 古代雖然不比現代,但同樣存在著吃住的問題,特別是住的問題。 長安的房價,也很貴啊,一般人還真住不起。 但少年公子不慌不忙,將自己最近寫的一首詩贈于顧況,請顧況指點。 顧況剛開始沒在意,可當看完這一首詩作之后,顧況卻是眼睛里精光異閃:“少年,有你這篇詩作,別說是長安了,住天上都行啊。” 說完。 陳凡這才上場。 “白居易,字樂天,祖籍太原,后來搬到了新鄭。白居易祖上與其他名門望族不一樣,他的父親只是一個小小的縣令,并沒有太多的資源。后來因為戰亂,白家又搬到了符離,也就是ah境內。白居易從小刻苦讀書,這個刻苦到什么程度呢,據傳聞他讀書讀得口都長了瘡,翻書翻得手都磨成了繭。甚至到最后,年紀輕輕的,頭發就白了。” 眾人這才點頭。 原來那位少年白發的白居易,他的白頭發竟然是這么來的。 “哈哈,終于看到一位刻苦讀書的主了。” “那是,畢竟哪里有這么多的名門望族,哪里有這么多的天縱之才。” “不過,這個白居易寫的什么詩呢,竟然讓那位叫顧況的大官說出別說是長安居了,就是天上居也行。” 眾人盯著屏幕。 陳凡不急不慢,也猜到了大家的意思,說道:“可能大家會想,這位叫顧況的官員怎么就對白居易改變了看法,這一首詩寫得又如何?其實,這首詩寫得很簡單。” “離離原上草。” 陳凡一邊說。 大屏幕上,在陳凡說完之后,也閃現出了這一首詩的字幕。 “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 “春風吹又生。” 這首詩叫做《賦得古原草送別》。 但陳凡更為喜歡稱他為《草》。 至于原因。 那是陳凡自小的時候,學的就是這一首《草》。 雖然陳凡后來知道,這首詩其實不只四句,而是八句。 但相比前面四句,后面四句有沒有都無所謂。 前面這四句,簡直可以說是石破天驚之作。 雖然他非常的簡單,可之前陳凡就一直表示過,越為簡單的詩句才越為的偉大。 “這首詩經典。” “離離原上草……太有意境了。” “不但有意境,而且非常的有哲理。” “我喜歡這句春風吹又生。”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