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那就是拿楊貴妃與其她人做為對比了。 巫山神女,與楊貴妃相比也是自嘆不如。 哪怕就是漢宮中的那位趙飛燕,她只能憑著她穿上了新衣服,方才稍稍有資格。 那么第三首。 前面說了楊貴妃,自然也得說唐玄宗了。 有名花與楊貴妃陪伴,就算君王有再多的憂愁,也隨之煙消云散。 不得不說。 李白之才。 可以述胸中心境。 另外,拍馬的水平也是別人望塵莫及。 只是…… 雖然李白的詩寫得極好。 可李白的志向并不在于此。 開始的時候剛入宮,李白還覺得挺新鮮。 可后來發(fā)現(xiàn)。 皇帝招他進宮只不過是讓他寫寫詩,助助興……根本不讓他參與朝中任何的政事。 這讓李白感覺腹內擁有無數(shù)治國之術,但卻沒有任何用處。 于是李白縱情喝酒。 又有一次,唐玄宗召喚李白作詩。 看到李白身著凌亂,便賜了新衣給李白。 可李白酒醉沒有力氣,無法更換,于是李白就讓“高力士”給他脫靴。 要知道。 高力士可是唐玄宗最為信任的宦官。 而且此前高力士也助李隆基平定了韋皇后與太平公主之亂,后來還封為齊國公。 這樣的人物,雖然是宦官,但地位卻遠遠超過宰相。 甚至。 一眾宰相還得巴結高力士。 如若不然,他這個宰相的位置都當不了。 可就是這樣的一位人物,李白竟然讓高力士給他脫靴。 雖然這是醉酒之后。 但這般放浪形骸的姿態(tài),亦是讓唐玄宗產生了將李白驅逐皇宮的想法。 不過畢竟唐玄宗還是給了李白面子。 第二年。 也就是李白進宮的第二年,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 這個意思就是說。 李白,你不要在皇宮里混了。 不過我也照顧你的面子,你自己辭退,我再給你一筆錢,你離開皇宮就行。 “人生真的很難預測。” 當講解到這里,陳凡亦是感嘆了一句:“杜甫曾經(jīng)也有一次機會,但卻因為性格固執(zhí),最終被貶。而李白,同樣也因為他高傲與不屑的性格被唐玄宗辭退。只是有的時候人很矛盾,當你不在朝為官時,你拼了命的想當官。而當你當上官了之后,又感覺當官也就這樣,沒點意思。李白被賜金放還之后,他大醉了三天三夜。他的心情是矛盾的,于是,他將自己滿腔的郁悶與不滿,發(fā)泄在了酒與詩中……” 舞臺上的燈光漸漸暗了下來。 飄然間。 一位白衣儒士提壺而過。他一邊喝酒,一邊大聲的念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相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這正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月下獨酌》。 李白并沒有停下,仍是高歌:“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既愛酒,愛酒不愧天。已聞清比圣,復道濁如賢。賢圣既已飲,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酒中趣,勿為醒者傳。” 什么叫做李白斗酒詩百篇。 這就是了。 李白喝酒之后,詩性一時大發(fā)。 他時而喝酒,時而作詩。 不自然間,一首首流傳千古的名篇就此出現(xiàn):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云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 而在這一刻。 無數(shù)的看客,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這會兒早已經(jīng)石化。 “這是李白?” “這哪里是李白,這才是真正的詩仙啊!!!” 全場。 早已經(jīng)燃燒了起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