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關于修史的活,陳凡原則上是答應了。 不過,他也沒現在就準備去修史。 修史的活兒,那可不是這么好修的。 看看班固,為了修漢書,一共修了25年。 這還沒有完全修完,后來還讓妹妹續寫。 又如司馬光,修的資治通鑒,也花了十幾年的時間。 還有各個朝代修前朝的官史,有的也得花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 有的修個100多年,這真是要人老命啊。 雖然現在網絡比較發達了,但陳凡現在面對的,那可是上下五千年啊。 真要修的話,雖然陳凡腦海里面還是有的,但是……多少也得參考這個世界的一些史料。 可這個世界的史料也不安全,整理起來也是無比的頭痛。 這花的時間,估計也不少。 不過。 陳凡也不著急。 反正來到這個世界也沒有啥事做。 以后的日子,那就一邊跟大家講講故事,一邊修修歷史,再吹下牛逼也不是不行。 當然。 有空的時候還可以繼續周游全國,給大家介紹下風景,再挖挖大墓……啥的。 這個,扯遠了。 暫時的話,陳凡準備做完東漢這幾期百家講壇再說。 …… “陳凡老師,下一期百家講壇,請問您準備講哪塊?” “到時候大家收看百家講壇的節目就可以了。” “不過有業內人士評價,東漢除了前期幾位皇帝表現不錯之外,后期一些帝皇表現都很平庸,基本上沒有什么可說的。” “歷史并不一直圍繞的是皇帝,東漢除了皇帝之外,還有許多影響后世幾千年的存在。” 這是陳凡在開講百家講壇之前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的回答。 不過。 對于陳凡的回答,業內還是有些不愿意太過于相信。 不是不相信陳凡,實在是不太相信東漢還有什么看點。 “我感覺后面百家講壇就得疲軟了。” “我也覺得,漢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漢和帝……之后,真沒有啥可以講的。” “我也認為。此前陳凡老師所說的班固,班超,班昭,都是在明帝,章帝,以及和帝時期。后面的,真要講,倒是此前陳凡老師講的三國還更為精彩。” “三國雖然精彩,但三國之前也不是大家想象當中那么平淡。大家就別瞎扯了,陳凡老師既然開講,那絕對有著相當大的看點。至于我們不知道,那只能說,我們都是孤陋寡聞。” 雖然說是這么說,但不少人還真想看看,這一期的百家講壇講的是什么。 事實上。 對于這一期百家講壇,陳凡一點兒也沒覺得沒有什么可講。 反而。 從對于后世的影響來說,這一期的百家講壇來說,他的影響力還更大。 所以。 當天準備做節目的時候,陳凡的心情便很好。 這也感染著一眾東方衛視的工作人員。 “陳凡老師,今天心情這么好。” “還行。” “陳凡老師,那今天講什么?” “哈哈哈,到時候你們聽就是了。” 陳凡也沒有說。 不過,看他們這么好奇的樣子,陳凡倒是稍稍透露了一下:“今天要講的,或許在未來一段時間之內,可能將影響很多人。” 至于是什么。 陳凡表示保密。 …… 當天晚上的8點。 這時的東方衛視已經將《百家講壇》調到了黃金時間播出。 陳凡再一次登臺。 看著眾人,陳凡直接就說道:“之前我們講過王莽,講過漢光武帝,講過班固,講過竇憲,講過班超縱橫西域五十國……我看了不少同學,以及不少網友媒體的評價,大家都感嘆,看完之后一時熱血沸騰。” “是啊,東漢的輝煌其實一點也不比西漢差。畢竟,東漢是在西漢的基礎之上發展起來的。同時,又經歷了幾位民君,所以發展的還不錯。而在今天準備開講的時候,有媒體采訪表示,漢和帝之后,東漢的一系列皇帝就表現很平庸了。以此推測的話,那東漢就沒有什么可說了嗎?” 陳凡搖了搖頭:“我跟這位記者朋友說,東漢不是東漢皇帝的東漢。除了這一些皇帝之外,還有許許多多與皇帝沒有太大關系,也有許多切實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些人或事。今天,我要講的,那就是東漢時期的與皇帝,與一眾大將沒有半毛錢關系的史料。” 是的。 陳凡這一集早就想講了。 不過畢竟此前要交待一下整個東漢的背景,所以王莽,漢光武帝,漢明帝,漢章帝……這一些人要講。 此外,整個的政治,軍事……等等這一塊,也要講一些。 而在講完這一些。 那么,那就是與皇帝,與軍事,與政治沒有太多關系的民眾生活這一塊。 “東漢時期,人民生活其實還不錯。因為治鐵技術的發展,東漢百姓生活上得到了更大的便利。其中,鐵犁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一邊說。 陳凡一邊打開了ppt。 ppt上顯示了一個出土于東漢時期的鐵犁。 “與之同時,農民在生產活動當中也掌握了更為詳細的耕種方法。在崔實的《四民月令》當中,他詳細的記載了農民耕種田地的情況。其中對于除草施肥,以及對于土地的性質都有了更為成熟的了解。他們會根據不同的土地種植不同的作物,甚至是采用不同的種植密度,并能及時翻土曬田,雙季輪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