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78章:醫圣,張仲景……(求訂閱)-《我,譜寫中華上下五千年》


    第(1/3)頁

    “地動儀,什么是地動儀?”

    有同學又提問了。

    沒辦法。

    關于東漢時期的科技,著實是有一些顛覆了他們的認知。

    此前的渾天儀是,現在又來了一個地動儀。

    “地動儀是一種監測地震發生的儀器。”

    雖然解釋很短。

    但陳凡只是一說,所有人都是哇的一聲。

    “監測地震。”

    “我草,這也太科幻了吧。”

    “2000多年前就想到監測地震了,果然是黑科技。”

    要說這個世界最讓人難于預測的是什么?

    那就是地震。

    地震不像天氣。

    天氣預報衛星可以直接上天,所以天氣預報很多時候是比較準的。

    但地震不一樣。

    地震因為儀器無法鉆到地底下,就算是能鉆到地底下,因為也不太了解地震的發生以及其他原因。

    所以基本上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預測地震的機器出來。

    正如前世很多人吐槽有關單位。

    有沒有地震,得震了才知道。

    地震有多大,也得震了之后才知道。

    要是沒震,那怎么能知道呢?

    所以。

    關于地震預測,也一直是全世界的難題。

    可是。

    陳凡這會兒卻是拋出了一個地動儀的東西。

    這讓眾人都是無比的激動。

    對此。

    陳凡便解釋說道:“大家不要激動,首先,地動儀不是地震預測機器。目前為止,暫時世界上還沒有哪一個機器或者是其他可以準確預測地震的。而地動儀,則是監測地震的工具。說簡單一些,那就是當地震發生之后,他可以告訴技術人員哪里發生了地震。”

    雖然預測與監測不是一回事。

    但事實上。

    監測同樣有著巨大的作用。

    就像現在。

    哪怕我們不能預測地震,但在地震出現之后,我們的監測,同樣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告訴大家。

    比如通過電視直接告訴居民。

    這也能夠減少因地震而造成的損失。

    而且通過電視這種信號的方式,他的速度往往還快于地震傳播的速度。

    這在減輕人民生命健康與財產這一塊,都有著巨大的作用。

    這放在古代,那就更重用了。

    古代交通與通信不發達。

    往往一個地方要傳信給某個地方,少則走一兩天,有的甚至要走幾個月。

    就像西域向長安或者是洛陽匯報一樣,那不得走一個多月。

    如果真在某個地方發生地震了,靠這種方式通信,朝廷一點辦法也沒有。

    但如果有地動儀這個監測儀器就不一樣了。

    “大家看,這就是復原版的地動儀。”

    陳凡打開ppt,然后說道:“地動儀有八個方位,他們分別是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每個方位上均有口含龍珠的龍頭,在每個龍頭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與其對應。任何一方如有地震發生,該方向龍口所含龍珠即落入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測出發生地震的方向。”

    “這個地動儀,就是張衡制作的。當時張衡所處的漢朝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據《后漢書·五行志》記載,自漢和帝永元四年到安帝延光四年的三十多年間,共發生了二十六次大的地震。地震區有時大到幾十個郡,引起地裂山崩、房屋倒塌、江河泛濫,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于在陽嘉元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

    “漢順帝陽嘉三年十一月壬寅,地動儀的一個龍機突然發動,吐出了銅球,掉進了那個蟾蜍的嘴里。當時在京師的人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地震的跡象,于是有人開始議論紛紛,奇怪地動儀不靈驗。沒過幾天,隴西有人快馬來報,證實那里前幾天確實發生了地震……”

    所以。

    從邏輯上來說,地動儀就是一種監測地震的儀器,他并不是預測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元市| 紫金县| 婺源县| 抚松县| 上栗县| 博白县| 万年县| 商都县| 大城县| 永济市| 瓦房店市| 海城市| 舟曲县| 绿春县| 电白县| 余江县| 陈巴尔虎旗| 镇雄县| 舞阳县| 唐山市| 西充县| 铁岭市| 卢氏县| 海口市| 阳高县| 临湘市| 和政县| 调兵山市| 罗山县| 体育| 郁南县| 临夏市| 西丰县| 卫辉市| 江川县| 台北市| 甘洛县| 寻甸| 平山县| 门源| 隆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