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我去,凡哥,您別亂來?!? “那你們停下。” “皇陵啊,怎么可以停下?!? “那我刪號了?!? “凡哥,冷靜,冷靜……” 沒辦法。 這種刪號的事情雖然沒幾個人愿意干。 甚至。 越紅的主播,越不會干。 但陳凡可不是按常理出牌的人。 再說。 他一向是逗逼,指不定今天搞得他郁悶了,他就再也不上線了。 “那個,兄弟們,怎么辦?” “你問我,我問誰?” “凡哥這是威脅我們?” “對,那我們還挖不挖?” “挖妹啊,再挖,我們不得被罵死。” 看著公頻里一眾網(wǎng)友不斷的大罵自己,這一些帶著洛陽鏟來到驪山的粉絲無奈,只好收了工具。 沒辦法。 雖然陳凡粉絲群里一大堆人對于挖皇陵很感興趣。 但更多的則沒有去挖皇陵。 當然。 他們對于挖皇陵也不是不感興趣。 但這個感興趣,卻是逼得陳凡刪號,那就是他們不愿意的了。 再者。 大庭廣眾之下,所有人都看著你去挖皇陵。 這與盜墓有什么區(qū)別? 真要較真的話,警察叔叔馬上可以請你去喝茶。 “凡哥,我們投降,投降?!? “你看,洛陽鏟都收起來了?!? “凡哥,我們再也不挖了?!? 面對著陳凡使出來的殺招,眾人也沒辦法,只好紛紛停下。 只是雖然罷手,但不少人也有一些不太情愿。 為了安撫眾人。 陳凡第一時間也來到了驪山,對著一眾粉絲說道:“各位兄弟,其實驪山真沒有啥秦始皇陵。不過,既然大家都來到驪山了,我倒是可以跟大家講一些關(guān)于驪山的故事。我保證,聽完今天的故事,絕對比大家挖皇陵還有更大的收獲?!? 為了這一些家伙,陳凡也算是拼了。 不拼也沒辦法啊。 幾萬個游客,要是個個都打起挖皇陵的主意,那他還要不要混了。 雖然他們也不是陳凡指使過來的。 但是。 說到底他們還是因為自己的原因過來的。 萬一后面搞大發(fā)了,給自己扣上一個宣傳封建迷信的帽子,那就不好了。 再加上盜墓這玩意兒,本來聲名就不好。 陳凡雖說不是特別再乎名聲,但真成那些名氣不好的盜墓頭子,那還怎么見人? …… “來來來,大家跟我來,沒有跟上的,大家也可以看我直播?!? 驪山很大。 但幾萬游客也不可能全部跟著陳凡。 所以陳凡在一邊介紹的時候,還一邊拿起直播。 權(quán)當又一次做一翻導游直播好了。 “驪山是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幾千年以來,驪山見證了中華的崛起與興衰。西周周幽王時期,周幽王是一個非?;栌沟幕杈?。當時關(guān)中地區(qū)發(fā)生了大地震,整個天下百姓四處流亡,社會動蕩不安。但周幽王對于這一些卻視而不見,仍是每天飲酒做樂。這里有一個叫做褒珦的大臣,他便去勸諫周幽王。不想,周幽王非但不聽,還將褒珦給關(guān)了起來?!? “褒珦在監(jiān)獄里被關(guān)了三年。褒族人千方百計要把褒珦救出來。他們聽說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廣征天下美女入宮,就借此機會尋訪美女。在褒城內(nèi)找到一位姒姓女子,教其唱歌跳舞,并把她打扮起來,起名為褒姒,獻于周幽王,替褒珦贖罪。 “周幽王見了褒姒,驚為天人,非常喜愛,馬上立她為妃,同時也把褒珦釋放了。周幽王自得褒姒以后,十分寵幸她,并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雖然生得艷如桃李,卻冷若冰霜,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可是褒姒終日不笑。為此,周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這時有個奸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提議用烽火臺一試?!? “烽火臺是外族侵犯時緊急軍事報警的信號,由國都到邊鎮(zhèn)要塞,沿途都遍設(shè)烽火臺。西周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就在我們這里的驪山一帶修筑了20多座烽火臺,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fā)現(xiàn)的哨兵立刻在臺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臺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諸侯見了烽火,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結(jié)果,當周幽王將20座鋒火臺點燃之時,天下一眾諸侯都是無比的驚慌,然后進京護駕。可一眾諸侯來到京都之時,卻發(fā)現(xiàn)并京什么情況也沒有。一時之間,一眾諸侯在那里是大眼瞪小眼。見此情況,褒姒感覺周幽王將軍國大事當兒戲一般,不自覺便笑了起來?!? “這一笑,可把周幽王給刺激得不行。他從來沒有見過如此美麗的笑臉,為了讓褒姒再度出現(xiàn)笑容。周幽王如此又進行了幾次燃燒烽火臺,一時之間,京都再次烽火狼煙??墒牵瑒傞_始幾次,天下一眾諸侯都是紛紛前來護駕??纱螖?shù)一多了,一眾諸侯便再也不來了?!? 這便是周幽王“鋒火戲諸侯”的故事。 但是。 這個故事并沒有結(jié)束。 接著,陳凡繼續(xù)說道:“看到周幽王如此昏庸,申侯就聯(lián)合其他幾位諸侯,以及犬戎帶兵攻打西周都城。見此情況,周幽王連忙點燃烽火臺??梢驗榍懊鎺状沃苡耐鯌蛩A艘槐娭T侯,一眾諸侯雖然看到了烽火狼煙,但卻一兵一卒也不派過來。隨即,周幽王帶著褒姒逃到了驪山的離宮,但最后還是被犬戎士兵發(fā)現(xiàn)。最終,周幽王以及褒姒,都被犬戎殺死。至此,西周也因為周幽王的昏庸就此滅亡?!? 雖然幾千年過去了。 人們再也無法看到當時的情況。 但幾千年過去。 驪山還是這個驪山。 他是歷史的見證者。 “我草,這個周幽王。” “這也太昏庸了吧?!? 聽完這個故事,眾人也是不斷感嘆。 見過昏庸的,沒見過如此昏庸的。 竟然拿軍國大事當兒戲。 結(jié)果好了。 自己死了,國家也被滅了。 要不是周朝氣數(shù)沒盡,后面又哪里有什么東周的故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