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為這些年他們的技術也進入了瓶頸期。 米聯邦的官家單位這會已經計劃想要把他們的項目給砍掉了。 好在現在龍翰科技的光龍二號橫空出世。 慣性約束裝置點火居然成功了。 這也給他們的項目打了一針雞血。 米聯邦的官家單位決定繼續加大對他們的投資。 讓他們的項目可以盡快追趕上華夏人的水平。 …… 國際上對于光龍二號實驗裝置的事情炒的是如火如荼。 韓副代表也來到了實驗室觀看了光龍二號的測試。 再次測試依舊成功。 不得不說這是華夏國科技界的一次偉大成就。 …… 雖然接下來光龍二號又進行了多次測試。 q值最后雖然提升到1.2。 但已經達到了極限。 畢竟慣性約束聚變是破壞性的釋放能量。 類似于超小型的氫彈。 自然不能把靶丸設計的太大。 太大太危險。 而且事后怎么利用這些能量或者用來燒水。 都沒有那么簡單。 可能還需要在靶丸面密度、壓縮程度、能量耦合度方面,還有很多關卡需要一一突破。 所以蘇翰從一開始也沒有打算把光龍二號繼續迭代下去。 現在的關鍵還是繼續其它技術路線。 積累更多的核聚變經驗。 …… 巨龍能源再次召開了高層會議。 蘇翰道:“這次咱們的光龍二號慣性約束聚變裝置測試的非常成功。谷副總和羅副總你們辛苦了。” 谷順安和羅達急忙推說不辛苦。 兩人當然非常高興了。 主要是他們也沒想到光龍二號性能如此的牛逼。 不過兩人也知道。 光龍二號能完成如此不可思議的成績。 主要功勞還是蘇翰提供的算法。 其實說到技術水平光龍二號還沒有達到米聯邦國家點火裝置的水平。 甚至連國內神光裝置的水平還略有不足。 但性能卻遠超國家點火裝置和神光裝置。 所以說最厲害的還是蘇翰設計的算法。 以前兩人其實對計算機算法什么的還沒放在心上。 總是以為設備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算法不過是自動程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