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寒泉子:“夫攻城墮邑,請使武安子。” 秦昭襄王:“君嘗以寡擊眾,取勝如神,況以強擊弱,以眾擊寡乎?” 趙勝:“武安君之為人也,小頭而銳下,瞳子白黑分明,視瞻不轉。小頭而銳下者,斷敢行也。瞳子白黑分明者,見事明也。視瞻不轉者,執志強也。可與持久,難與爭鋒。” 陳馀:“白起為秦將,南征鄢郢,北阬馬服,攻城略地,不可勝計,而竟賜死。” 張唐:“武安君南挫強楚,北威燕、趙,戰勝攻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臣之功不如也。” 司馬遷:“白起料敵合變,出奇無窮,聲震天下,然不能救患于應侯。”“南拔鄢郢,北摧長平,遂圍邯鄲,武安為率。” 谷永:“昔白起為秦將,南拔郢都,北坑趙括,以纖介之過,賜死杜郵,秦民憐之,莫不隕涕。” 揚雄:“秦將白起不仁,奚用為也。長平之戰,四十萬人死,蚩尤之亂,不過于此矣。” 班固:“若秦因四世之勝,據河山之阻,任用白起、王翦豺狼之徒,奮其爪牙,禽獵六國,以并天下。窮武極詐,士民不附,卒隸之徒,還為敵仇,猋起云合,果共軋之、急城殺人盈城,爭地殺人滿野。孫、吳、商、白之徒,皆身誅戮于前,而國滅亡于后。報應之勢,各以類至,其道然矣。” 諸葛亮:“白起長于攻取,不可以廣眾。” 孟達:若乃權君譎主,賢父慈親,猶有忠臣蹈功以罹禍,孝子抱仁以陷難,種、商、白起、孝己、伯奇,皆其類也。 何晏:“白起之降趙卒,詐而坑其四十萬,豈徒酷暴之謂乎?” 鄧艾:“忠臣一至此乎!白起之酷,復見于今日矣。” 孫楚:“烈烈桓桓,時維武安,神機電斷,氣濟師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北摧馬服,凌川成丹,應侯無良,蘇子入關,噭噭讒口,火燎于原,遂焚杜郵,與蕭俱燔,惟其沒矣,古今所嘆!” 李世民:“白起為秦平趙,乃被昭王所殺…乃君之過也,非臣之罪焉。” 趙蕤:“膽力絕眾,材略過人,是謂驍雄,白起、韓信是也。” 司馬貞:“白起、王翦,俱善用兵。遞為秦將,拔齊破荊。趙任馬服,長平遂阬。楚陷李信,霸上卒行。賁、離繼出,三代無名。” 杜甫:“門闌蘇生在,勇銳白起強。” 趙匡胤:“此人殺已降,不武之甚,何受享于此?” 《十七史百將傳》:“孫子曰:‘以利動之,以本待之。’起佯北致趙軍而以奇兵劫之。又曰:‘諸侯乘其弊而起。’起謂趙應其內,諸侯攻其外是也。” 黃道周:“秦將白起,戰功濟濟,拔城如山,殺人如水,至于長平,殘猶莫比,四十萬人,一夕坑盡,應侯受知,武安失意,及敗請之,堅臥不起,士卒先遷,杜郵受死,雖君寡恩,實天報理。” 唐甄:“白起、趙奢、樂毅之屬,神于用兵,所向無敵。” ***:“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 《敕修武安君白公廟記》:“竊以武安君威靈振古,術略超時,播千載之英風,當六雄之敵。” 九萬里風鵬正舉,七十載海晏河清。 黃埃散漫蜀山青,曲阜文廟聞樂禮。 滿船清夢秦歌酒,山月斜照斷橋頭。 淮左名都風十里,黃鶴樓前幾度秋。 千古名流傳萬世,古今共月憑欄愁。 七十華載如煙雨,九州同祝百代興。 (本章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