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一般是同時期的人為了牟利或虛榮而刻意模仿、冒充知名人物,后世人無從辨別真假,這些作品大多會被當做真跡。 除非出現了板上釘釘的真跡,而且真跡跟此類作品發生明顯沖突,然后才能確定此類作品為贗品或假貨。 老者們臉上不禁露出一抹愁云。 就在這時,一個工作人員急匆匆地跑進別院,他大聲喊道:“林院長!” 林院長抬頭道:“什么事?” 工作人員興高采烈地說道:“有人要捐文物!” 林院長點了點頭。 有人愿意捐文物是好事,只不過他此刻被《清遠樓帖》困擾,一時露不出笑容。 他嘆氣道:“留一個聯系方式,我等會兒親自回電話給他?!? 工作人員遲疑道:“可是......” 林院長疑惑道:“怎么了?” 往常他把話說到這個地步,故宮的工作人員都會照做,今天難道有什么特別的? 工作人員興奮地說道:“他要捐李白的真跡?。 ? 林院長愣住了:“誰的?” 工作人員激動地回答道:“李白!” 李白?! 林院長忽然感到一陣暈眩。 工作人員繼續說道:“他說他要捐李白的《惜樽空》,而且保證是真跡!” 林院長仿佛被火燒了屁股似的從椅子上跳了下來,表現出以年紀不相符的敏捷,他激動地吼道:“快!快帶我接電話!”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