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種合情合理,同時又不會太過叨擾對方的邀請,青登自是沒有回絕的理由。 就這樣,他品嘗了番講武所的料理。 講武所不愧是幕府的重點扶持項目。 不僅水井、訓練場等基礎設施幾近完美,就連日常飲食都能饞哭一大票平民、中下級武士。 主食是晶瑩剔透的大米飯,在巴掌大的飯碗里堆成一座小山,冒出尖兒來。 配餐是豐盛的四菜一湯。 香氣濃郁的味噌湯、煎得外焦里嫩的秋刀魚、油晃晃的炸豆腐、口感爽脆的腌蘿卜……最讓青登驚訝的是,講武所的配菜里居然還有豬肉。 “來,橘君,快嘗嘗我們的牡丹,味道絕不會令你失望哦。” 男谷精一郎熱氣洋溢地朝青登餐案上的豬肉比了個“請”的手勢。 盡管直至目前,關于開國與否,日本國內的各方勢力仍爭論不休,但無論如何,西方的文化風俗傳入日本國內的時代大勢,終究是無從阻擋的。 古代的日本人之所以不吃四只腳的牲畜,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吃肉。 相比起蔬菜,絕大部分的人類都更喜歡吃肉——此乃人類的天性。 受佛教和神道教的影響,日本官府認為四只腳的牲畜乃不潔的存在,故禁食豬、牛、鹿等四足動物,雞鴨鵝魚則不在禁令范圍內。 可日本人也不傻,他們一直都知道肉食好吃,而且也知道吃肉能夠強健體魄。 因此,在日本醫師的藥方里,肉類乃相當重要的保健品。 就這樣,肉類打著“補品”、“保健品”的名頭,在藥材店里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常有鐘愛吃肉的人,打著“購買補品,滋養身體”,偷偷地賣肉、吃肉。 為了避諱,各類肉食被起了各種代稱,并在民間廣泛地流傳開來。 豬肉被稱為“牡丹”,馬肉被稱為“櫻花”,鹿肉被稱為“紅葉”。 所以男谷精一郎的這句“快嘗嘗我們的牡丹”,意思就是“快嘗嘗我們的豬肉”。 隨著西風東漸,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了解、接觸、品味肉食。 在此推動下,本就有著一定的民意基礎的“肉食文化”,可謂是得到長足的發展。 在長崎、橫濱等跟西方交流較多的地區,那兒的人們甚至已能熟練地用刀叉來切食牛排。 起初,試衛館的大伙兒都是不吃肉的。 一來是大家受“四足動物不干凈”的思想影響甚深。 二來則是肉類老貴了,縱使是上級武士也沒法天天開葷。 在試衛館漸漸打響名氣,經濟狀況逐步好轉后,青登便開始極力推廣“肉食文化”。 其中的過程無比曲折、艱辛,可好在最終結果是令人欣慰的。 在青登的悉心“調教”下,試衛館的伙計們而今總算是能接受并享受吃肉的快樂。 時至今日,他們每周會吃上兩至三頓肉。 改善飲食所帶來的變化是相當直觀的。 較之以往,大伙兒的體格都變得強壯了不少——除了總司以外。 明明論吃肉的次數,總司不比任何人少,可她的身子就是遲遲沒有變化,一直都是矮矮小小的。 興許這就是身體機能異于常人所帶來的副作用吧。 ——等日后擁有了穩定的財源時,我一定要建一座專為我新選組服務的畜牧場,以使麾下軍士每天都有肉吃! 青登默默地下定決心。 在這個光是提供白米飯,就能讓中下級武士及平民百姓們歡天喜地、感恩戴德的時代里,每天都能穩定地吃上肉……青登都不敢想象把此法堅持上一年……不!半年之后,新選組的戰斗力將能拔高到何種程度! …… …… 此時此刻—— 江戶,西洋人居留地—— 安東尼背著雙手,面朝前方的壁爐,表情凝重,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樣。 這時,走廊方向傳來急促的腳步聲。 “老爺?!? 他們家的女仆:勒羅伊,急匆匆地快步走至安東尼的身后。 只見她神色倉皇,仿佛撞見了可怕的事物。 “勒羅伊,如何?” 安東尼問。 “老爺……” 勒羅伊咽了一口唾沫,努力平抑情緒。 “你說得沒錯……確實是有人在監視我們。” 安東尼聽罷,臉色發白地閉上眼、仰起頭,長嘆一聲: “他們……果然還是追過來了嗎……我們都已經逃出歐陸了,為什么就是不肯放過我們啊……” ******* ******* 求月票!求推薦票?。ū^痛哭.jpg) 話說,應該有很多書友都忘記前文的劇情了吧——艾洛蒂可不是普通的小女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