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那崇敬的表情,猶如最赤誠忠心的臣仆。
這謙卑的姿態,仿佛在恭迎她們的帝王!
唰……唰……唰……唰……
走廊方向傳來衣裳下擺擦過榻榻米的輕柔聲響。
壓臺出場的人一定是最大牌的角色——這是連6歲小兒都知悉的道理。
【注·壓軸是倒數第二出場,壓臺才是倒數第一出場】
于是乎,在座的諸位宴客無不抖擻精神,側過腦袋,緊盯著敞開的房門,鶴立企佇,。
“嫖娼三人組”更是瞪大雙眼,連眼睛都不眨一下,仿佛生怕錯過接下來的每一景、每一幕。
佐那子、木下舞和總司也都齊唰唰地將眼神掃向門口,撲閃美目,眼中閃爍出好奇的眸光——對于這位飽負盛名的京都第一美人,她們也很感好奇。
便在眾人的殷殷期待之下,終于——一道從容且散發嬌媚氣息的倩影,闖入眾人的視界。
一襲綠衣的年輕少女踩著腳黏地面的步法,款款走入宴廳。
裊裊娜娜,儀態萬方。
剎那間,全場靜寂了下來。
怔住的人,遠不止有青登。
那些竊竊私語的碎響、那些推杯換盞的雜音、那些錯落有致的呼吸聲,全都停了下來。
數十股視線、宴客們的注意力、眾人的心神,皆被這位綠衣少女給奪走!
便在這一片靜謐之中,綠衣少女來到宴廳的正中央。
她跪坐而下,以三指支地,垂低螓首,向主座上的青登和松平容保行了一禮,不論是姿態還是動作都無比標準,挑不出任何瑕疵。
“奴家紫陽,拜見二位大人?!?
柔軟綿長的京言葉,使人聯想到松軟的棉花。
因為綠衣少女的和服衣領開得稍大,所以當她跪地伏身、擺出謙卑的順從之姿后,全部的后脖頸以及小半截的腰背脊椎都暴露在了青登的眼前。
只見她脖子的絕大部分肌膚都擦上了雪一般的白粉,唯有后頸上的一部分位置未施粉黛,保留了原本的肉色——此乃游女和藝伎的經典扮相。
在“后頸控”大行其道的江戶時代,“把臉蛋和脖子涂成煞白色,但脖子后面的一部分肌膚刻意不涂白,保留身體本色”的此套扮相,被認為是富含色氣、最能吸引男人的妝容。
在日語中,甚至還有一個專門用來形容女性的后脖頸部位的詞匯,叫做うなじ“音同unaji”,其原意指的就是彎腰鞠躬時微微露出的那一部分后脖頸。
松平容保微微一笑:
“久聞京都第一美人的盛名,今日一見,果真不同凡響,起身吧。”
“多謝大人?!?
望著起身中的綠衣少女,青登心中暗忖:
——她……就是‘紫陽小姐’嗎?
青登僅一眼就確信:這位綠衣少女就是那位赫赫有名的京都第一美人——紫陽小姐!
不僅僅是因為她最后才登場,更是因為她的面容。
當紫陽現身時,之所以會全場俱寂,便是因為眾人皆被其美貌所驚。
這種級別的美人,若無“第一”、“最美”等頭銜加身,那可就實在是太沒天理了啊!
因為剛才只顧著發怔,沒來得及詳細觀瞧,所以此時此刻,緩過神來的青登默默地掃動視線,從頭到腳地仔細端詳對方。
首先吸引他注意的,就是她那頭烏溜溜的長發。
既輕柔又閃亮動人的豐厚秀發梳理得整整齊齊,挽成將頂部頭發收緊,兩鬢盤繞成髻,從正面看,發型成桃子狀的“桃割”發髻。
藝伎頭上的花髻每月都有特定的樣式。
時值二月,她們所佩戴的花髻,自然是代表二月的梅花髻。
她每走一步、嬌軀每有大的動作,花髻上的閃閃發光的精致飾片便會隨之振動,發出“叮鈴鈴”的悅耳脆響。
清楚俊秀的柳眉之下是深邃的眼眶線條、黑白分明的晶瑩眼眸和挺直的鼻梁,在質量上等的唇脂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嬌艷的朱唇。
膚如凝脂、吹彈可破……這些老掉牙的成語,都不足以用來形容其肌膚的白皙、細嫩。
江戶時代的藝伎、游女們總用特殊的白粉將自己的臉蛋、脖頸涂得煞白,乍一看格外驚悚,讓人都快犯“恐怖谷效應”了。
可事實上,這樣的妝容之所以會在花街、游廓里流行,是有很現實的原因在內的。
江戶時代的照明條件很差。
室內的照明設施,無非就是油燈、蠟燭,其亮度都無法跟現代的聚光燈相提并論。
除了亮度不足之外,油燈和蠟燭所發出來的光芒都是昏黃的,會將人的肌膚照得非常暗沉,顯得格外難看。
盯著這樣的一副模樣去表演,只會將客人嚇跑。
若想消除劣質照明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把臉龐涂得很白。
因此,將臉蛋涂白得恰到好處的紫陽,在朦朧燭光的照映下,不僅不會讓人覺得丑陋、可怕,反而給人以適宜、美麗之感。
除了花容玉貌、冰肌玉骨之外,其穿扮更是令人眼前一亮。
正所謂“人靠衣裝馬靠鞍”。
靠吸引男人來吃飯的藝伎、游女,算得上是江戶時代的模特、明星、最擅打扮的人。
時下流行的丸髻、勝山髻、兵庫髻等發型,其濫觴都可追溯至曾經獨領風騷的藝伎、游女們。
不夸張的說,那些當紅的藝伎、游女們每更換一次服飾、發型,都會引起新的時尚潮流,引得萬千女子爭相效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