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因為與青登走得近,所以他們早在幾天前就收到了風聲:為了提升將士們的體能,青登將要雇傭一大批廚娘,提高新選組的伙食待遇。
人要多吃飯才能有力氣,馬要吃精糧才跑得快——這是連小孩子都懂的道理。
因此,青登的這項決議,得到了所有人的歡迎。
總司等人所能想象出來的“高級軍餐”,無非就是有大米飯可吃,然后腌蘿卜、咸菜、芋頭等配菜更豐富一些。
然而……直至此時此刻,他們才渾然驚覺自己的想象力究竟是多么貧乏。
只能說——貧窮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
因為古日本一直沒有吃肉的文化,而且整個國家就只是一個資源貧瘠的島國,近八成的國土是山地,連平原都少得可憐,更沒有優良的牧區,所以縱觀古日本歷史,始終沒有誕生出成規模、成體系的畜牧業。
既無市場又無產量,兩相疊加之下,以致長期以來四足動物的肉都被視為補品,擺在藥材店的貨架上,其價格之昂貴,即使是中產之家也只能望而卻步。
直接拿昂貴的豬肉來煮粥?
這么大的一口鍋,隨便一舀都能翻出3、4粒肉塊,天知道這里頭扔入了多少斤的豬肉?
這、這這這……?!
將軍餐的水準拔高這種程度,這樣真的沒問題嗎?軍費撐得住嗎?
總司等人一邊這般感慨,一邊手不停歇地往嘴里扒拉肉粥——除了千金大小姐佐那子與“隱藏大小姐”木下舞之外,即使是富農出身的土方歲三,也極少吃上這么豐盛的大餐。
嘴里塞滿米粒和肉塊的總司,含糊不清地問道:
“橘君,我姑且還是再問一句:這樣的伙食水平是偶爾為之,還是徹底常態化?”
青登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當然是徹底常態化了。”
歷史無數次地證明了:后勤補給是軍隊戰斗力的重要保障。
精神的力量固然強大,可過分強調精神論,就是把戰爭當兒戲了。
歷史上確實存在那種哪怕是缺衣少藥,也依然能爆發出彪悍戰力的神級軍隊,但它們只是極個別的例外。
一般而言,但凡是彪炳史冊的強大軍隊,都擁有著完善且充足的后勤補給,既有飽飯吃,又有足餉拿。
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同樣的一支軍隊,少食缺餉時是一種面貌,飽食足餉時便是另一種面貌。
主食是小米和稗子、配菜以腌制品為主……就憑江戶時代的這種飲食水平,也就只能讓人不餓死,營養什么的是根本不存在的,至于增長肌肉、強化體力,就更是沒影的事兒了。
若是連豐富的營養都供應不上來,青登精心設計的那些訓練項目根本就是空中樓閣,“讓新選組于三個月內蛻變為虎狼之師”的目標,就更是鏡中花、水中月了。
總司沉默了一會兒后,弱弱地輕聲道:
“唔……該怎么說呢……橘君,我沒怎么讀過書,沒什么學問修養,并不懂那些彎彎繞繞的復雜事情。”
“關于如何建設軍隊、如何使新選組迅速地壯大起來,我完全是腦袋空空,胸中并無良策。”
“所以,我并不想對你的所作所為指手畫腳。”
“但是……你可要悠著點兒啊。”
“要是花錢花得太厲害,搞到最后連大家的軍餉都發不出來了,那可就麻煩了啊。”
“哪怕是我這樣的粗人,也知道‘欠餉’是一種多么可怕的事情。”
總司的關懷,已溢于言表。
“……關于錢的事,你就不用擔心了。”
青登在非常淡定地喝了一口粥后,一臉神秘莫測地接著道:
“沒錢的話,之后想辦法去賺錢便是。”
說罷,他再度舉碗,將里頭的剩粥一飲而盡。
隨后,他隨手擱下碗筷,站起身來,在食堂內四處踱步,走到每一位將士的面前,檢查他們吃得如何了。
與此同時,他時不時的以或戲謔、或隨和的口吻,與將士們嘮家常:
“嚯~你的飯量蠻不錯的嘛。”
“牡丹可是好東西啊,多吃牡丹才能增長氣力,所以你們可別浪費了!能吃多少就給我吃多少!”
“又沒人跟你搶,你吃得那么急做什么?”
青登走到哪兒,恭敬的眼神便跟到哪兒。
這鍋豐盛至極的肉粥,既征服了將士們的胃,也征服了他們的心。
更有甚者,直接動情地高喊一聲:
“仁王大人!實在是太感謝您了!”
德川治下的窮苦人們所過的日子,何止一個‘慘’字啊!
江戶幕府的初代將軍德川家康曾經說過這么一句話:政治的秘訣就是讓農民半死不活。
此言中的“農民”泛指社會金字塔的最底層,即無權無勢的平頭老百姓。
若是讓老百姓們吃得太飽了,他們就容易想東想西。
若是讓老百姓們吃不上飯了,他們就容易嘯聚鬧事。
因此,只要讓老百姓們既餓不死又吃不飽,便能讓他們為了一口熱飯而終年勞碌奔波,便可永保德川江山。
可以說,這是一種變相的愚民政策,將老百姓們當奴隸使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