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我并不懷疑一橋慶喜的能力?!? “一橋慶喜雖是水戶學的擁躉,非常尊敬天皇,但他終究流著德川家的血?!? “我認為他應該還是會在不得罪天皇的情況下,傾盡全力地為幕府爭取利益的?!? 德川家茂的頰間泛起苦色: “希望如此吧……唉……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聽天由命了……” …… …… 關于這場百年難得一遇的“幕朝會議”,其現階段的狀況,用一句話來概述,那就是“幕府低迷,朝廷高昂”。 就在昨日,即4月30日,德川家茂病倒的前一日。 統仁天皇與朝廷諸卿帶著德川家茂、一橋慶喜等一眾幕府高層,去往上賀茂、下鴨兩處賀茂神社,祈禱攘夷順利。 此乃天皇的要求,德川家茂等人自然是無法拒絕,只得硬著頭皮跟隨天皇及諸卿去神社。 當日,統仁天皇和德川家茂同行,陣勢浩大。 京都的士民們一向不歡迎征夷大將軍。 就在前往賀茂神社的這一天,圍觀者中不時發出充滿戲謔之色的嘲罵聲: “哎喲!征夷大將軍!” 這副腔調,仿佛在說:“哎呦?這不是江戶幕府的征夷大將軍嗎?幾年不見,怎么這么拉了?” 幕府權威之淪喪,可見一斑。 長州藩躲于暗中操縱,只要說是天皇的意思,就沒人敢反對。 如果是在二百年前的德川家康時代,面對朝廷所下達的這一封封詔令,德川家康或許會輕蔑地斥上一句“天皇?他有幾個兵?”,或者是“陛下何故造反?” 可如今,攻守之勢異也。 這種無法還手的仗,要怎么打? 德川家茂病倒后,一橋慶喜接過他的崗位。 據悉,在得知自己將要替德川家茂去跟朝廷交涉后,一橋慶喜直接倒抽了好幾口涼氣。 5月3日,天皇去往男山的石清水八幡宮,成為“將軍代理”的一橋慶喜須依照“天皇的旨意”同行。 一橋慶喜只能乖乖聽從。 行至山麓之際,他突然聲稱腹痛,無法再行一步。 也不知是巧合,還是他提前收到了風聲,憑借著“屎遁”,他躲過了一劫。 原本按照計劃,天皇要在山頂將攘夷節刀贈予其麾下武將。 如果一橋慶喜接過了這把攘夷節刀,那幕府就真的要被架在火堆上烤了,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所幸,一橋慶喜靠著“屎遁”,順利地蒙混過關。 授刀儀式因一橋慶喜的缺位而不得不取消。 雖然熬過了這一關,但尊攘派的公卿、志士們,肯定是不會就此善罷甘休的。 對于一橋慶喜的這種三推四逃的消極態度,尊攘派的志士們極其憤怒。 有人于5月5日在三條大橋上寫下立牌,指責德川家茂與一橋慶喜。 言稱德川家茂是在“裝病”,此舉實屬侮辱朝廷,理應誅殺。 但是,德川家茂畢竟是征夷大將軍,明著找他的麻煩,總歸是不合時宜的。 因此,他們便以“將軍尚且年幼”為由,稱“裝病”、“屎遁”等行為皆是出自將軍身邊的奸臣之手——基本就是在拐著彎兒地責罵一橋慶喜——因此原諒將軍。 只不過,“必須盡快舉明奸徒之罪狀,嚴肅處理,不能超過十日,一定要天誅”。 攘夷派公然叫囂“天誅”幕府高層……可以說,此時尊攘派之勢,已達到頂峰。 屋漏偏逢連夜雨。 就在京都這邊的“幕朝會談”陷入僵局的同一時間,江戶那邊出了大麻煩。 無比巨大的麻煩! 9艘英國軍艦帶著數百門大炮集結于橫濱灣,正式要求幕府支付生麥事件的賠償金——10萬英鎊,約合27萬兩! 英方責問幕府:“如何承擔殺傷我國國民的罪責?殺我國民者雖是薩摩,責任卻在幕府?!? 為此事,尾張藩主德川義宜作為代理趕到江戶城,但很快就落荒而逃了。 于是,英國艦隊就這么一直待在橫濱灣,警鐘長鳴,擺出一副隨時會炮擊江戶的架勢。 江戶的士民們從未見過這樣的架勢…… 他們頭次感受到“戰爭降臨”的恐怖壓迫。 一時間,江戶市町內瓦板小報橫飛,渲染著恐怖的氣氛,心中琢磨著這次危險來了的町民們收拾好行李,準備逃難。 江戶一片大亂。 京都有糾纏不休的朝廷。 江戶有咄咄逼人的英軍。 真可謂是內外交困…… 所謂的“內憂外患”,不外如是。 ******* ******* 求月票!求推薦票?。ū^痛哭.jpg) PS:有PS5的書友,務必去玩新出的《浪人崛起》,幕末背景的開放世界,千葉佐那子、天璋院都有在其中出場,很值得一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