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秦津藩是一臺“戰爭機器”……這話未免夸張,可又并非完全虛假! 此次的戰事,使秦津藩的戰爭潛力得到初步展現。 任誰見到秦津藩這恐怖的物資儲備,都無法保持身心平靜。 友軍會感到驚嘆不已。 敵軍則會覺得脊背發寒。 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青登有意這一戰中,檢驗秦津藩的建設成果,以及新選組的訓練功效! …… …… 京都,西本愿寺—— 西本愿寺坐落在鴨川以西、洛中以南。 因為面積廣闊、交通便利,所以青登將其征為軍團的臨時本陣。 此時此刻,西本愿寺的某間密室,以青登為首的軍團長官們齊聚一堂。 青登毋庸置疑地坐在首座,其身后掛有一面三葉葵紋旗,象征其幕軍大將的身份。 西鄉吉之助和松平容保——除青登以外,藩軍中就數他們倆的地位最高——分別坐在青登下方的左右兩側。 土方歲三、山南敬助、近藤勇、以及其他藩國的指揮官按照身份地位的大小高低,依序就座。 今日的這場軍事會議,是名副其實的高峰會議。 不再是青登跟少數人私下召開的小會,而是每支藩軍都要派代表來參加的大會! 這等級別的會議,自然是不能怠慢。 包括青登在內的每一個人,全都是盛裝出席。 青登、土方歲三等人的服裝,自然是代表新選組的淺蔥色羽織。 松平容保等藩軍領袖,則都穿著穿著祖傳的鎧甲、披上華麗的陣羽織。 滿屋子的披甲將領……乍一看去,仿佛回到了三百年前的戰國時代。 眾人的正中央,擺有一張長桌。 長桌上放著山南敬助等人近日來用泥土制成的立體地圖。 雖然其精細程度肯定沒法跟現代的衛星地圖相比擬,但較之簡陋的平面地圖,那肯定是明了不少。 京都周邊的地形環境,盡入眾人眼中。 眼見人已到齊,青登直接省去開場白,側過腦袋,向山南敬助使了個眼色。 山南敬助心領神會地點點頭,站起身來: “諸君,在下乃秦津藩家老、新選組總長山南敬助。” 山南敬助一邊環視現場,一邊以中氣十足的聲音朗聲道: “接下來,請由在下來介紹賊軍的最新動向。” 為了打壓長州、坐穩自身“官軍”的地位,幕府對長州軍的官方稱呼是“賊軍”。 山南敬助說著從懷中掏出一本小冊子,翻開第一頁,娓娓道來: “由家老福原越后率領的第一軍,總計3000人,已經渡過瀨戶內海,在神戶以東登陸,不出意外的話,預計將于后日抵達伏見。” …… 山南敬助一邊說,一邊將一粒粒兵棋放在地圖上,更加生動地展示長州軍的動向。 這些兵棋是山南敬助等人在制作這個立體地圖的時候,捎帶手用木頭做成的,共有步兵、騎兵、火槍手、炮兵四種棋型。 眾人緊盯著地圖,認真傾聽。 長州東征——雖然名頭很響亮,但日本就是一個面積不大的小島國,所以說是“東征”,其實也沒征到哪兒去,從長州到京都,直線距離也才400來公里。 因此,長州軍的推進速度非常快。 從正式出兵開始算起,前后不過十來日的時間,長州大軍已快兵臨京都城下! 長州出兵后,青登馬上派出以山崎烝為首的九番隊精銳,嚴密監視、觀察長州的三路大軍的詳細動向。 隨著山崎烝等人的出陣,涉關長州動向的一條條情報被不斷傳回大津。 山南敬助現在所匯報的這一切內容,全都是九番隊的工作成果。 在匯報完畢后,山南敬助轉過身,以眼神示意青登“我說完了”。 青登輕聲道: “敬助,辛苦你了,坐下吧。” 山南敬助頷首回應,隨后彎下腰桿,坐回原位。 青登挺直腰桿,自左向右地掃視全場。 雖未開口說話,但其身上已散發出大馬金刀的威武氣概。 欠缺膽魄的人,甚至不敢跟青登對視,下意識地埋低腦袋,眼觀鼻鼻觀心。 “諸位,都聽清楚了嗎?” 青登的聲音清晰傳入在場每一個人的耳中。 “長州的三路大軍已陸續抵達京畿。” “若不出意外,等到大后天,我們就能在伏見、嵯峨天龍寺和山崎看見印有‘一文字三星’的旗幟。” 【注·一文字三星:長州毛利家的家紋】 “也就是說——3天后,便是戰斗之日!” 此言一出,現場氛圍頓時變凝重少許。 西鄉吉之助、松平容保、土方歲三等人倒是一如尋常,并無異樣。 反觀其他藩軍的將領,一個個無不面露驚惶之色,表情緊張。 極個別人甚至面色泛白,呼吸急促。 也不怪得他們如此。 雖然他們穿扮得人模狗樣的,但他們都沒打過仗,全憑祖上有功、蒙祖上蔭庇,才得以成為有甲可穿、有部隊可指揮的將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