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應該是新選組里最具軍事天賦的人。 單論軍事才能的話,青登自認不如對方。 青登從不認為自己是什么軍事天才。 他認為自己只不過是戰(zhàn)爭經(jīng)驗比一般人要豐富而已。 倘若將來復制到跟軍事相關(guān)的天賦,或者讓青登潛心學習一段時間,或許在以后哪天,他的軍事能力可以超過土方歲三。 畢竟,青登(鬼之心+5)的學習能力,肯定是在土方歲三(鬼之心)之上的。 土方歲三能夠想出這等奇策,青登并不感到驚奇。 他覺得驚訝的是:伊地知龍右衛(wèi)門竟能謀劃出跟土方歲三一致的計策。 看樣子,“山本勘助再世”并非浪得虛名,此人確實是有兩下子! 怪不得西鄉(xiāng)吉之助會拜他為軍師。 這種決斷力,這種對戰(zhàn)場態(tài)勢的把控,當真是萬中無一的大才。 “伊地知龍右衛(wèi)門”這一名字在青登腦海中更深刻了些許。 此外,薩摩軍的表現(xiàn)也引起了青登的關(guān)注。 且戰(zhàn)且退,誘敵深入——這簡單的一句話,蘊藏了多么精妙的微操技術(shù),以及多么優(yōu)秀的軍隊組織力! 經(jīng)此一戰(zhàn),青登認為自己需要對薩摩軍的真實戰(zhàn)力做一個全新的評估了! …… …… 山崎,天王山—— 當青登一行人趕至天王山的山腳時,首先瞧見的是巍峨的山頭,以及山頭上迎風招展的象征長州毛利家的旗幟(一文字三星)。 山腳處,土方軍和薩摩軍正為攻山做著緊鑼密鼓的準備。 時下正值中午。 空氣中飄散著誘人的香味。 每逢戰(zhàn)時,為了增漲體力、鼓動士氣,將士們的伙食較之往日會更豐盛些——這是青登定下的規(guī)矩。 秦津藩距離京都不過咫尺之遙,倘若在這點距離下連最基本的食物供給都保證不了,那巖崎彌太郎可以切腹謝罪了。 抬眼望去,入目處皆是將士們大快朵頤的景象。 一手捧著干飯,一手捧著熱湯,吃得好不痛快。 當然,只有新選組的將士們能夠有幸享用這等吃食。 各藩自備吃食,幕府和秦津不予提供——哪怕是會津和薩摩也不例外。 西鄉(xiāng)吉之助對軍糧的重視程度,顯然不如青登。 因此,當新選組的將士們吃熱飯、喝熱湯、嚼肉干時,薩摩軍的將士們就只能啃著干巴巴的飯團,以酸梅干、醋昆布來調(diào)調(diào)味。 兩者形成極度鮮明的對比。 雖然嘴上沒言語,但薩摩軍的將士們現(xiàn)在無不是一副眼熱、羨慕的模樣。 這也算是薩摩藩的一大痛點了——缺糧。 薩摩地處西南邊陲,雖占海運之便,但本身并非產(chǎn)糧大國。 跟坐擁廣闊平原、不缺田地的秦津藩相比,實乃殘忍的差距。 在恢復了藩內(nèi)的舊田、開墾了新田后,青登將新選組的伙食待遇又往上提了提——無它,田多!糧多!就是這么豪橫! 當青登騎著大黑牛,以“一人一牛,掌中提槊”的經(jīng)典形象從軍營中穿行而過后,頓時引起不小的轟動。 “快看!是仁王!” “仁王大人!” “主公大人!” 新選組的將士們的激動情緒,自是不必言說。 就連薩摩軍的將士們,這時也難抑心中的亢奮,紛紛站起身來,伸長脖頸,只為一睹傳說中的武士。 青登一邊繼續(xù)往前趕路,一邊微笑著頻頻揮手向?qū)⑹總冎乱狻? 不消片刻,他抵達土方歲三等人所在的本陣。 剛一進入本陣,他就瞧見正在吃飯的一眾部下。 眼見青登來了,他們趕忙起身,不過卻被青登搶先道: “你們接著吃,不必多禮。目前戰(zhàn)況如何?快向我簡單報來。” ******* ******* 求月票!求推薦票!(豹頭痛哭.jpg) PS:本章中出現(xiàn)的“天王山”,就是豐臣秀吉和明智光秀一決雌雄的“天王山合戰(zhàn)”的所在地。 競技體育里常常提及的“天王山之戰(zhàn)”就出自這個典故,意指關(guān)鍵之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