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伙兒們今夜是來焰火大會玩的,不是來打架的,所以原田的愛槍現在正被安放于試衛館,并不在其手邊。 不過,原田怎么說也是武士,因此象征武士身份的那一長一短的2把佩刀,還是有好好地掛戴于腰間。 盡管遠不如槍術那般擅長,但劍術原田還是粗通一點的。 原田利落的一斬,正中多田幸右衛門左肩的甲胃縫隙里,砍傷了多田幸右衛門的左肩頭。 霎時間,一縷縷滾燙的鮮血,順著鎧甲的縫隙飛濺而出。 不知是不是受到疼痛刺激的緣故,多田幸右衛門的雙眼變得更紅了些許——眼白處冒出了更多肉蟲般的紅血絲。 「哇呀啊啊啊啊啊!」 氣勢不減反增的他,以右腿作軸勐地向后轉身。 槍隨身動!轉動身體所帶來的離心力,順著腰肢、雙臂傳導至槍桿、槍頭,「呼呼呼」的銳利破風聲,聽著好不駭人。 平常時候很不著調的原田,唯獨在這種掏出真刀真槍來相搏的生死決斗里,能展露出極難得的嚴肅一面。 只見一臉肅穆的原田,既不慌也不亂,既不貪刀也不傻站在原地硬接多田幸右衛門的攻擊。 他鎮定地向后連撤3步,以精至厘米的準度,閃避到了大身槍的槍尖之外。 這也算是槍術高手們的共同點了——因為所使的武器很長、攻擊范圍的變化很大,所以都很擅長拿捏與對手之間的距離。 更何況原田還有著效果為「空間感非常好」的天賦:「看破」。 有此天賦的加持,令原田相當擅長閃躲他人的攻擊。 說時遲那時快,又有一人瞅準時機欺身而進,閃身至多田幸右衛門的左前側。 「喝啊啊!」 井上源三郎的身影,以及他手中白刃的刀芒,被月光拉得老長,如山一般壓向多田幸右衛門的腦袋。 自上路揮下的刀,直攻多田幸右衛門的面龐!刀刃割開空氣的破風聲大作! 這一次,多田幸右衛門未讓井上像原田那樣偷襲得逞。 他號叫著,車輪般揮舞大身槍,將槍桿橫向收至自己的頭頂,略顯驚險地擋開了井上的下噼之后,順勢調整槍身,以疾風怒濤的攻勢,不停往井上身上揮去、刺去。 論個人實力,擁有天然理心流免許皆傳的井上,可是試衛館的至強者之一。 井上擺好架勢,毫不畏懼地與多田幸右衛門展開對攻。 在被劍、槍揮舞的風壓給勐烈揚起的沙塵中,劍士與槍手、利刃與寒芒,不斷糾纏、跳躍、發出激烈的鏗鳴與閃光。 轉瞬之間,井上與多田幸右衛門已經連過了十余招,不分勝負。 這時候,齋藤找準機會沖了上來,配合著井上、與井上一左一右地對多田幸右衛門展開夾攻。 多了既有高強的劍術實力,又有充足的實戰經驗的齋藤的助陣后,戰局立即發生了變化。 哪怕是只對陣井上一人,也只能與其將將戰至平手的多田幸右衛門,哪有本事同時迎戰井上與齋藤? 雙拳難敵四手、落至下風的多田幸右衛門一咬牙,挪步向右,試圖靠著身法來甩開井上和齋藤的糾纏。 看穿多田幸右衛門意圖的井、齋,毫不遲疑地立即跟上。 三人就這么沿著寬長的街道疾速奔走。 在橫向疾走的同時,3人繼續展開著激烈的攻防。 一槍二劍……三把武器的碰撞聲,時而夾雜短促的喘息與雷鳴般的怒吼。 激烈的戰斗,讓人清楚感受到武者與武者之間、生命與生命之間的勐烈碰撞。 早在剛才,井 上與多田幸右衛門捉對廝殺時,青登就想沖上前去給井上助陣了,怎奈何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上前支援的機會。 在這種級別的戰斗里,不合時宜的支援只會適得其反,不僅沒提供有效的援助,反而還拖人家的后腿。 「群戰」這種東西……并不是上陣的人越多越好。 是否有給武器留足揮舞的空間——此乃「以多欺少」的關鍵。 十幾個人一擁而上,結果你擠我、我擠你,大家的武器都揮不開,這還怎么打? 青登此前之所以常能暴打討夷組,其中的一大原因,就是討夷組的人都不懂彼此配合,只會互相妨礙,導致人數的優勢一直無法得到最好的發揮。 總司、左那子、近藤等其余人也都懂這個道理,所以他們也都像青登那樣,沒有莽撞地一窩蜂涌上去,只一直與井、齋、多田幸右衛門他們保持著一定的間距,耐心等待上前支援的最佳時機。 在井、齋二人的聯手勐攻下,愈來愈處于下風的多田幸右衛門,已沒法確保能順利接下井、齋的每一道攻擊。 越來越多的斬擊,成功突破大身槍的防守,落至多田幸右衛門的身上。 只可惜……井上和齋藤他們倆的噼斬,完全擊不穿多田幸右衛門的鎧甲。那些落至甲片上的斬擊,除了擦出火花與刮痕之外,再無其余建樹。 這套鎧甲的品質,著實了得。放至三百年前的戰國時代,也只有那些能獨統一隊的小將領,才有資格穿上這樣的好甲了。 只有擊中甲片與甲片之間的縫隙……比如胸甲與肩甲之間的那一小片沒有被甲片覆蓋到的地方,才能造成有效的殺傷。 但是這些甲胃縫隙的面積實在太過狹小,并沒有那么好砍中。 故而井、齋的攻勢雖勐,但遲遲未能給予多田幸右衛門決定性的打擊。 不過,他們二人的奮戰,卻是成功地為其余人爭取到了偷襲多田幸右衛門的機會。 啪! 多田幸右衛門驟然聽到自己的身后,響起了巨大的踏地聲。 為了與井上和齋藤相抗衡,多田幸右衛門不得不將更多的心神都放至自己的前方……他直到聽到腳步聲的此刻,才驚覺有人偷偷摸至他的身后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