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很多有能力、想生產的新能源汽車企業,卻得不到生產資質。 但隨著政策變化,原本的新能源產業雙資質被取消,企業想要拿到生產資質,只需由地方政府對資質進行核準,而后將這一信息上報即可。 對于注冊資本高達100億的蒹葭,上饒當地政府是非常歡迎,一路手續全程綠燈。 對于漢騰此前的債務,蒹葭是不會負責,只要兩期工廠的產權和設備。 對此,當地政府也有預料,但只要蒹葭愿意落戶他們這,就能帶動上千個工作崗位,這才是實打實的好處。 至于蒹葭,倒是也不虧,收購漢騰這樣的二手工廠,所需成本比新建工廠要節省很多,投產時間也會大大縮短。 因為是招商引資,再加上漢騰已經破產重組,實際上出售的價格極低,兩期工廠加一起,也不過要了蒹葭60個億。 光一個漢騰工廠,年產能35萬輛可遠遠不夠。 很快,徐紹基又把常州的大乘汽車產業園拿下。 本來還有一個新能源車企自游家想和他們競爭,但也被財大氣粗的蒹葭嚇到了。 徐紹基以18億的價格,將占地面積占地面積77萬平方米,整體設計產能為18萬輛/年的產業園收為己有。 自游家的創始人李毅男心里那叫一個羨慕,奈何自游家的資金一直很緊,哪敢亂花錢。 十幾個億,對于蔚來等車企或許不多,但對連第一臺車子還沒造出來的自游家而言,必須一分錢掰成兩半花。 即使再不爽,也只能捏鼻子去找之前被他看不上眼的北汽新能源常州工廠。 相比較大乘生產基地,北汽工廠年產量只有5萬輛,根本不在一個量級上面。 事實上,18億收購大乘生產基地,還真的不算貴。 此前,市場對其評估價格也在28億左右,但經過兩次流拍,最后還是被當地一家國資公司以15.51億的價格競拍得手。 拿下大乘生產基地,徐紹基也算是心滿意足了。 加上漢騰工廠,總共年產能將達到53萬輛。 對眼下的蒹葭來說,絕對綽綽有余,甚至很長時間內,都不需要為了產能發愁。 畢竟,一款車子從立項到交付,最快也要一兩年的時間。 就像蔚來,第一款量產車型es8,只用了兩年不到,速度快的驚人。 但最后不也因為質量問題,選擇延遲交付,結果讓外界憑白增加不少質疑聲音。 交付之后,就陸續出現多起自燃現象,瞬間讓蔚來的口碑岌岌可危。 即使后來及時補救,宣布召回部分問題汽車并免費更換電池包。 但作為一個新興汽車品牌,那次事件讓其在消費者心目中減分不少。 蒹葭和蔚來差不多,都是從無到有。 但不一樣的,大老板沈浩很有錢,而且并不要求蒹葭盡快盈利,所以徐紹基有的是時間帶領團隊精工出細活。 至于定價,蒹葭肯定不能和那些十幾萬的新能源車型搶市場,簡直拉低自己檔次。 但太高,百萬級的,你也賣不出銷量。 30萬到50萬的區間,和特斯拉,蔚來,理想等車企硬碰硬。 sj6,作為蒹葭首款量產suv,定價40萬到60萬,算是入門級豪華車領域。 續航方面,系統有提供相應技術,除了死貴,但確實很有吸引力。 很多新能源車企還做不到的長續航,正是因為當今還沒有哪家公司能攻克固態電池技術的難關。 但系統拿出一家名叫super power的能源公司,這家公司主攻的就是固態電池技術。 現在市面上,還沒有真正研發固態電池的企業,就算是歐美等國家,都只能對這個技術望而生嘆。 電動車最大的技術瓶頸,莫過于電池容量過低帶來的里程問題。 決定電池容量的核心是電芯,電芯的能量密度用wh/kg來衡量,就是每公斤的電芯能夠產生多大功率的能量。 單體電芯能量密度150wh/kg代表的意義就是,每公斤電芯可以產生0.15度的能量。 目前國內轎車市場最受歡迎的幾款車型——特斯拉model 3、比亞迪漢、以及小鵬p7,電池容量分別最高達到77 kwh、76.9 kwh、80.9 kwh,續航里程則最高分別達到668 km、605 km以及706km。 而電動車要想完全取代燃油車,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至少要翻一倍,從目前普遍的160wh/kg提高到400wh/kg。 這個指標意味著600km的續航,80度電,總重200kg左右,比現有的(大約450-550kg)輕一半。 不夸張的說,擁有這樣技術的公司,絕對會被無數風投公司瘋搶,特斯拉等新能源車企恨不得跪地下求著合作。 即使業界頭部企業寧德時代,也只敢說到2030年,才有希望徹底攻克固態電池技術。 而這家公司的標價,則是喪心病狂的100億美金! 說實話,這個價格一點都不高。 真要是被特斯拉知道,馬斯克絕對愿意給出雙倍的價格,市面上獨此一家,就是這么任性。 特別是當徐紹基聽到消息后,第一反應就是不可能,但看著沈浩言之鑿鑿的樣子,更沒理由騙他,不由激動的發狂。 要是有這樣劃時代的技術被自家公司壟斷,還愁蒹葭打不開市場嗎? 別的不說,等1000公里續航的車型推出,市面上其他車型怎么比? 只要質量不太差,定價不是很夸張,就算是特斯拉,也不見得能競爭過蒹葭。 國產之光! 嘖嘖,想想這樣的榮譽,沈浩就是一陣熱血沸騰。 100億美金的標價,屬實高得有點離譜。 但也不是沒有辦法,畢竟沈浩手里還有一家非常值錢的公司,那就是powhi,如今估值高達七百多億美金。 沈浩個人持股比例就超過50%,按照當前估值就算,價值三四百億美金。 以powhi的發展前景,一旦上市必定超過千億美金,這是外界對其最保守的估測。 …… 對于沈浩質押股份的行為,很多人都表示不解,但也沒想太多,畢竟沈浩只是質押自身持有的15%股份,對于powhi的影響也不是很大。 沈浩拿出powhi15%的股份,以100億美金的價格,瑞銀集團、瑞士信貸集團和高盛集團等銀行提供這筆貸款。 這則消息,想瞞也瞞不住。 很多人都在好奇,沈浩突然間急忙忙的選擇質押powhi股份,難不成有什么好項目不成? 等銀行那邊資金到位,沈浩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直接讓系統選擇扣款。 100億美金,哪怕是沈浩自己,也不由肉疼萬分。 但想到這家潛力無限的超級能源公司即將隸屬他的名下,不由的樂開花。 關于沈浩質押股份的事情,一時間還沖上熱搜。 什么叫有錢?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