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隨著任瑰被升任為宰相,大唐的三宰再一次被補齊,大唐這臺機器再一次開足了馬力開始往前狂奔。 推廣水稻、修筑官道、在官道沿線設置驛站的事情,徹底被推廣開來。 大唐的稻田、官道、以及官道沿線的驛站與日俱增。 幾乎可以說每一天大唐都會多出成千上萬畝的稻田,多出十數里或者數十里的官道,多出數十上百的驛站。 大唐的國力隨著稻田的增加在與日俱增,大唐對地方上的掌控隨著官道和驛站的設立越來越深。 大唐許多隱遁在山林里,躲藏在盆地里,藏在了無人煙的地方的丁口也被一一挖掘了出來,大唐的丁口也在快速的增長。 三月的時候,李綱正式入駐潭山文館,接替了竇誕,成為了潭山文館的山長。 四月的時候,忙碌了一年多的許敬宗終于初步完成了在大唐都、道、州、縣四級衙門的杏廬設立。 大唐初步建成了遠超于這個時代,但卻適用于這個時代的醫療體系。 孫思邈在醫療體系初步確立以后,將長安城外的長安杏廬搬進了長安城,地點就設在了曲池旁邊,并且在長安城內的長安杏廬正式開放的當天,正式對外宣布,長安杏廬將融入到大唐的醫療體系當中,成為一個官方性質的診病杏廬,并且由他本人充任杏廬的廬正。 當天,許敬宗由以長安杏廬廬丞的身份,代表著朝廷向天下人宣旨,將長安杏廬定性為天下所有杏廬的總廬,節制天下所有杏廬,孫思邈被任命為長安杏廬廬令,官居正四品上,比太醫院院正還高幾個品級,并且加封為建安公,以彰其對大唐醫療事業的貢獻。 建安雖說是個虛爵,對其他各行各業的人也沒有什么特殊意義,但對醫療行業的人,卻擁有著非同凡響的意義。 因為建安是昔日杏林圣手董奉生活過的地方,董奉就是在建安贈醫施藥,不取分文,只讓治好的病人在他的草廬外種植一棵杏樹作為報答,最終結成了一片杏林。 醫療行業的人之所以被稱之為杏林中人,就是這么來的。 所以封孫思邈為建安公這個虛爵,在勛貴們中間是沒什么意義,但在杏林中,這代表著第一人。 這也算是為以后的杏林中人立下了一個標桿。 五月的時候,醫科被從太學內剝離了出來,納入了長安杏廬,成為了一個獨特的教育體系,由長安杏廬通觀。 曲池也被劃撥給了長安杏廬,成為了長安杏廬培養大夫的學宮。 對此,太學內的祭酒、博士、教習,以及潭山文館上下,以及皇親國戚,以及百官,意見很大。 畢竟,曲池可是長安城內一處非常重要的皇家園林,別說是達官顯貴了,就算是皇族也不好輕易染指。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 五場仗,穩住了蘇尼失部的頹勢以后,蘇尼失終于答應給大唐劃出一城之地,由大唐筑城,并且派遣駐軍。 「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