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開皇十六年,江南無大事。 可能是因為自去歲仁壽宮建成后,楊堅夫婦喜得新行宮,一時流連享樂,無心南顧。 也可能是因為經過六年懷柔治理,江都世族或是選擇投誠,或者選擇暫時蟄伏。 總之整個開皇十六年,別說江南,便是整個天下都沒有發(fā)生什么值得大書特書的事。 這對于底層小民來說,未嘗不是好事。 總之到了這年年末,楊遇安終于完成了天地元氣的積累,站在了都督境界的巔峰。 氣息貫通全身經脈,勾連天地,舉手投足之間,自有不凡氣度。 楊遇安不得不更加低調做人。 除了每日酉時例行潛入揚子津大營澆花以外,平時基本茍在后土祠的小院里。 沒辦法,都督級的天地元氣是藏不住的。 修為越高越是明顯。 若非有瓊花仙子為他少許遮掩氣息,特別是一個時辰的完全遮蔽,甚至連出門澆花都有麻煩。 “都督筑基圓滿,接下來,便該開始沖擊儀同級了。” …… “儀同”這一名稱來自勛位“儀同三司”。 “三司”指的是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具體職名不同時代略有差異,但都代表位極人臣的意思。 儀同三司,顧名思義,便是不管入朝于內,還是出行在外,儀制都向三公級別看齊,威風堂堂。 “儀同”這一名稱便是取了這層寓意。 因為修行者達到儀同境界后,修煉重點就從肉身轉向了神識。 隨著人的神識逐漸打開,修行者會給人帶來強大的精神壓破感,自帶超強精神氣場buff,如同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威壓。 這便是儀同。 …… 儀同要修煉八種神識。 而“八識”這個說法,又出自釋家。 至于為什么不采用別家的說法,則是因為在各大修行體系里面,釋家佛法是公認最擅長精神領域的,對神識分類也最為細致全面,得到歷朝官方認可。 這一點,不管是與釋家有不解之緣的當朝天子楊堅,還是前朝力主打壓釋家的周武帝宇文邕,都是如此。 只能說歷朝歷代的強人天子們,都不約而同選擇了拿來主義。 不喜歡歸不喜歡,好用的東西還得好好用。 第(1/3)頁